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经济法学(第二版)(“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经济法学(第二版)(“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ISBN:978-7-5620-4910-4 条码:
作者: 王卫国 李东方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2-1 开本:16开
定价: ¥62.00  折扣价:¥55.80
折扣:0.90 节省了6.2元
字数: 885千字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页数: 669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3-08-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系列教材中的一本,本教材全书共分四编,分述经济法总论、经济法主体、市场监管法、宏观调控法等内容,它吸收了国内经济法学教材建设的有益成果,及时反映了我国经济法学理论发展的新内容和新趋势。
作为学理研究和理论学习以及实践应用的优质教材,本教材注重运用多学科知识从多维度揭示经济法的本质属性,重视经济法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有机结合,同时也注重内部体系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以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衔接关系,避免重复和疏漏。
本教材还凝结了众多知名法学家多年来的理论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现今法学教学研究的最高水准。它以法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为主要内容,既注重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发展动态,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满足读者对象的多层次需要;既追求教材的理论深度与学术价值,又追求教材在体系、风格、逻辑上的一致性;它以灵活多样的体例形式阐释教材内容,既加强了法学教材的多样化发展,又加强了教材对读者学习方法与兴趣的正确引导。

作者简介:
王卫国 男,1951年5月出生于重庆市。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法学博士,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国家司法考试命题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曾荣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称号。
长期从事企业法、市场规制法、土地管理法等方面的研究,在民商法、经济法领域有着很深的学术造诣。1997年发表的专著《中国土地权利研究》对我国的土地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1998年以来担任国家司法考试(原为全国律师资格考试)经济法部分的命题负责人和指导用书经济法部分主编。1999年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讲法制讲座《依法保障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2004年担任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教学用书《经济法》副主编并撰写“市场规制法律制度一般原理”部分。2001年以来先后担任《企业债务重组的替代方法研究》、《中国的反商业欺诈》、《国有企业改制中职工持股规范研究》、《金融机构破产研究》、《挑战与对策: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支持与保障》、《保险法律体系建设研究》、《强制性标准与法规关系研究》等科研项目的主持人。

李东方 男,重庆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西南政法大学硕士、首届经济法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金融证券法方向博士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高级研究学者,中央党校哲学社会科学骨干研修班学员。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经济法研究生导师组组长。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律委员会委员,国家司法考试命题专家组成员,北京市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律师协会资本与证券市场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重庆、成都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豪(北京)律师事务所主任,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长期以来从事经济法、民商法和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代表性的学术著作有:《上市公司监管法论》(独著)、《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独著)、《公民的物权》(合著)、《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合著,中华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获部级三等奖)、《公司法教程》(独著)、《公司法学》(独著,“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人文资源法律保护论》(领著,国家重点课题《西部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成果之一)、《经济法学》(主编,“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市场管理法教程》(主编)、《经济法案例教程》(主编)、《证券法学》(主编)、《证券法》(主编)、《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报告》(副主编,西部人文资源研究丛书)等。

章节目录:
第一编 经济法总论

第一章 经济法学说史
第一节 国外经济法学说
第二节 中国经济法学说

第二章 经济法的基础
第一节 经济法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经济法的经济基础
第三节 经济法的政治基础

第三章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体系
第一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第二节 经济法的体系

第四章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市场竞争原则
第二节 宏观调控原则
第三节 市场竞争原则与宏观调控原则的关系

第五章 经济法的属性
第一节 经济法以社会公共性为本位
第二节 经济法以确认和规范国家干预为特征
第三节 经济法主要属于社会法

第六章 经济法的权力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
第二节 宏观调控权

第七章 经济法与私权
第一节 私权与市场制度
第二节 对私权的制度激励
第三节 经济法与私权减损
第四节 经济法对私权的保障和服务

第八章 经济法的适度干预
第一节 适度干预的原因
第二节 适度干预的反面
第三节 如何保障干预的适度

第九章 经济法的非传统性
第一节 经济法是否有民法般严密的体系
第二节 经济法是否有民法般精确的调整对象
第三节 经济法是否应该有专门的经济诉讼法
第四节 经济法是否应该有独特的法律责任体系
第五节 经济法学理论的所缺与所需

第二编 经济法主体

第十章 经济法主体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理论研究概况
第二节 经济法主体概述
第三节 国家干预主体
第四节 市场主体
第五节 社会协调主体

第十一章 政府主体制度
第一节 政府主体制度概述
第二节 市场监管主体
第三节 宏观调控主体

第十二章 企业制度
第一节 企业制度概述
第二节 企业法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制度

第十三章 行业协会制度
第一节 行业协会制度概述
第二节 行业协会自治制度
第三节 行业协会监管制度

第三编 市场监管法

第十四章 市场监管法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市场监管与市场监管法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市场监管法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市场监管法的原则
第四节 市场监管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内容
第五节 市场监管法的法律责任

第十五章 反垄断法律制度
第一节 反垄断法的产生和价值
第二节 垄断协议
第三节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第四节 经营者集中
第五节 行政性垄断

第十六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第二节 假冒或仿冒行为
第三节 商业贿赂行为
第四节 虚假宣传行为
第五节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第六节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第七节 商业诋毁行为

第十七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第一节 消费者的范围界定
第二节 消费者保护立法及消费者权利
第三节 经营者的义务
第四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第十八章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第一节 产品和产品质量
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管制度
第三节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第四节 产品责任制度

第十九章 广告法律制度
第一节 广告法与虚假广告
第二节 广告关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章 价格法律制度
第一节 价格运行机制
第二节 价格欺诈及其监管
第三节 价格储备制度

第二十一章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
第一节 银行业监管法概述
第二节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监管
第三节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的监管
第四节 市场退出监管
第五节 银行业监管措施
第六节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章 保险业监管法律制度
第一节 保险业监管法概述
第二节 对保险公司的监管
第三节 保险业务监管
第四节 保险监管法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章 证券监管法律制度
第一节 证券监管法概述
第二节 证券发行监管
第三节 证券上市监管
第四节 证券交易监管
第五节 上市公司收购监管
第六节 证券机构监管
第七节 违反证券监管法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章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节 房地产管理法概述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用地制度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制度
第四节 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
第五节 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
第六节 房地产物业管理

第二十五章 会计和审计法律制度
第一节 会计法
第二节 审计法

第四编 宏观调控法

第二十六章 宏观调控法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宏观调控概述
第二节 宏观调控法的构成及其功能

第二十七章 计划法
第一节 计划法的调整对象及其特征
第二节 计划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原则

第二十八章 财政法
第一节 财政法概述
第二节 预算法
第三节 税法
第四节 国债法

第二十九章 金融法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政策
第二节 中央银行及其公共服务职能

第三十章 产业法律制度
第一节 产业法概述
第二节 产业法的基本制度
精彩片段:
第二版说明

本书自2008年9月出版以来,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与欢迎,不仅为全国高校广泛使用,也为社会上的广大读者使用。然而,自2008年以来,经济法领域的理论探讨出现了许多新成果,我国在经济立法上也进行了诸多修改、完善和创新。为使本书能够始终保持其理论观点的前沿性以及与国内经济法教育现状的契合性,我们对本书进行了修订,以满足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以及广大社会读者的需求。
本书主要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深圳大学法学院、烟台大学法学院等学术机构中长期从事经济法学研究和教学的专家学者撰写而成。全书由主编王卫国和李东方拟定大纲和统稿。参编人员分工情况如下(按撰写章节先后排序):
邱 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第一至六、二十六至二十九章;
应飞虎(深圳大学法学院):第七至九章;
金福海(烟台大学法学院):第十至十三章;
李东方(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研究所):第十四、二十一至二十五、三十章;
刘继峰(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研究所):第十五至二十章。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的研究生蒋海瑞、傅雪松、李汉蒙、祝骞、李冠颖、于瑞辰等参加了本书第二版的资料整理和校对工作。


编 者
2013年5月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