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辅导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辅导
|
ISBN: | 978-7-5606-3139-4 |
条码: | |
作者: |
夏永林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0.00
折扣价:¥28.50
折扣:0.95
节省了1.5元
|
字数: |
343千字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241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13
|
出版日期: |
2013-08-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的具体形态及其精髓问题而展开,全书共分为13章,先后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外部环境及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理论探讨。通过学习本书,可以使广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紧紧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全书各个章节中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保证了内容的新颖和与实现的结合。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1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1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2
1.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科学内涵 2
1.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重要意义 4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5
1.2.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5
1.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8
1.2.3 党的十八大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新要求 16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0
1.3.1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0
1.3.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3
本章小结 26
同步练习 27
第2章 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30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1
2.1.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1
2.1.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及其历史经验 33
2.2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6
2.2.1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与过渡 36
2.2.2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 39
2.2.3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44
本章小结 46
同步练习 46
第3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49
3.1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50
3.1.1 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 50
3.1.2 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探索与认识 52
3.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56
3.2.1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56
3.2.2 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再认识 57
本章小结 60
同步练习 61
第4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4
4.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最大实际 64
4.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65
4.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67
4.1.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69
4.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 70
4.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70
4.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73
4.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74
4.3.1 “三步走”发展战略 74
4.3.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76
本章小结 77
同步练习 78
第5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81
5.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81
5.1.1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82
5.1.2 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的新要求 85
5.2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86
5.2.1 坚持全面改革的方针不动摇 86
5.2.2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88
5.3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90
5.3.1 中国的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90
5.3.2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92
本章小结 93
同步练习 94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96
6.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7
6.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97
6.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99
6.2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01
6.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01
6.2.2 在所有制问题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102
6.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05
6.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106
6.3.2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08
6.4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15
6.4.1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的形成 115
6.4.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116
本章小结 119
同步练习 119
第7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122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122
7.1.1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23
7.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24
7.2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29
7.2.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29
7.2.2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30
7.3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131
7.3.1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131
7.3.2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134
本章小结 135
同步练习 136
第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38
8.1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38
8.1.1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9
8.1.2 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41
8.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与基本方针 142
8.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43
8.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44
8.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45
8.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47
8.3.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47
8.3.2 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49
本章小结 151
同步练习 152
第9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55
9.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56
9.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和科学含义 156
9.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160
9.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61
9.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162
9.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62
9.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 164
本章小结 166
同步练习 167
第10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70
10.1 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及意义 171
10.1.1 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 171
10.1.2 生态文明思想提出的现实意义 174
10.2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思路 176
10.2.1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布局 176
10.2.2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78
本章小结 180
同步练习 180
第11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83
11.1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83
11.1.1 中国人民终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84
11.1.2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政策的演变 184
11.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185
11.2.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及基本内容 185
11.2.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成功实践及其意义 188
11.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189
11.3.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丰富与发展 189
11.3.2 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191
本章小结 193
同步练习 193
第1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外部环境及外交政策 196
12.1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196
12.1.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97
12.1.2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99
12.2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1
12.2.1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1
12.2.2 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05
本章小结 207
同步练习 207
第1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210
1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11
13.1.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与重要力量 211
13.1.2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215
1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18
13.2.1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 218
13.2.2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18
13.3 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219
13.3.1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220
13.3.2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22
本章小结 225
同步练习 226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