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微格教学 - 教师教育专业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系列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美术微格教学
教师教育专业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系列教材
|
ISBN: | ISBN 978-7-5615-3040-5/G·479 |
条码: | |
作者: |
黄培荣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版4印 |
开本: | 18开 |
定价: |
¥30.00
折扣价:¥28.50
折扣:0.95
节省了1.5元
|
字数: |
383千字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32
|
出版日期: |
2014-06-24 |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心理学、教育学和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紧密结合我国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参考了有关微格教学以及美术课堂教学技能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美术科教学的特点,对微格教学的概念、特点和实施步骤及评价方案做了详细的阐述;对每个美术课堂教学技能的概念与作用、类型与设计、应用与评价作了可操作性的论述和讲解。全书力求以服务美术新教师教学为出发点,提倡“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对各个技能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以帮助读者掌握课堂教学的各项教学技能,提高教师教学的实际应用能力。书中课例的运用力图结合当前美术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现状,采用中学美术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典型课例作为本书编写的案例。 本书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和各级教育学院的微格教学培训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中学美术教师的继续教育用书和教学参考书。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
精彩片段: |
第一章 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微格教学概述 二、微格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微格教学的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的教育状况没有多大改观。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引起美国朝野和教育界的极大震惊。于是,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运动,其主要目标是为了改变教育状况,使美国的教育水平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改革涉及教育思想、教育结构、教育评价、教师培训、教学管理以及课程现代化等方面。作为培训教师手段的微格教学,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在美国教育改革浪潮中应运而生。 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美国大学的教育学院对师范生的培训方法进行改革。斯坦福大学的爱伦和他的同事认为,师资培训的科学化、现代化是师范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多年来,师范生在毕业前都要进行教育实习,要像教师一样到课堂上去授课,再由指导教师提出指导意见。爱伦教授和他的同事发现在师范生的“角色扮演”(相当于我国的实习试讲)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1)初登讲台的实习生很难适应正式的教学环境;(2)每个实习生试讲时间太长,指导教师很难自始至终地认真听讲、记录和评估;(3)给实习生评价意见多属印象性的,较笼统,实习生难以操作和改正,一般也没有机会立即改正;(4)试讲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没有直观感受,难以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估。 爱伦和同事经过多次反复试验,由师范生自己选择教学内容,缩短教学时间,并用摄像机记录教学过程,以便课后对整个过程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和研究。1963年,斯坦福大学爱伦教授第一个将手提式摄像机带入课堂,应用于师资培训,创立了微格教学。 (二)微格教学的发展 微格教学出现后,迅速在美国各地得到推广、应用和研究。20世纪60年代末传人英国、德国等欧洲各国,20世纪70年代又传人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地区,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内地、印度、泰国、印尼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