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战略规划——过程与方法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教育战略规划——过程与方法
|
ISBN: | 978-7-304-04935-5 |
条码: | |
作者: |
高书国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6.00
折扣价:¥43.70
折扣:0.95
节省了2.3元
|
字数: |
528千字
|
出版社: |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4-03-01 |
|
内容简介: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世界教育战略规划的成功典范。本书以《教育规划纲要》研究起草亲历者的特殊视角,结合国际教育规划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其成长过程与方法,以求探索和丰富教育战略规划理论,体现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教育战略规划的实践自信、模式自信和理论自信。
|
作者简介: |
高书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室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研究员。长期从事教育宏观政策特别是教育战略规划研究,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研究起草工作,承担并完成15项国家及省部级教育研究课题,发表专著7部,论文60余篇。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战略树理论框架 一、社会生态视野下的战略之树 二、战略规划模式演变 三、战略规划影响力量 四、战略规划成长机制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模式 第二章 战略问题树 一、复杂性战略问题是规划之母 二、全球教育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三、《教育规划纲要》问题之树 四、中国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判断 第三章 战略组织树 一、战略规划是一种重要的国家行为 二、《教育规划纲要》组织之树 三、战略团队成长机制 四、战略规划行为管理 第四章 战略研究树 一、战略研究是处理复杂性问题的工具 二、《教育规划纲要》研究之树 三、追根寻源的战略纠结 四、兼听则明的战略对话 五、螺旋上升的战略反刍 第五章 战略信息树 一、基于网络的战略规划信息服务系统 二、现代信息技术催生新型关系 三、问政于民:民意为基的决策机制 四、战略咨询:规划的质量保障 第六章 战略目标树 一、目标是战略规划的核心支柱 二、中国教育目标的战略年轮 三、《教育规划纲要》目标之树 四、战略领导者的目标驾驭能力 第七章 战略政策树 一、政策是战略问题的解决之道 二、《教育规划纲要》政策之树 三、跨部门公共政策协调机制 四、战略规划政策支持体系 第八章 战略文本树 一、文本是战略规划的最终载体 二、从狂想到协奏的战略集成 三、《教育规划纲要》文本之树 四、创建一种“战略美学” 五、高层领导审议战略文本 第九章 战略规划陷阱 一、战略规划十大陷阱 二、战略陷阱原因分析 三、战略陷阱防备之策 结语 中国教育规划具有世界意义 参考文献
|
精彩片段: |
1.以研究为基础是当代战略规划的重要特征 战略规划的水平首先取决于战略研究的水平,以及战略家对于复杂性战略问题的理解水平和分析的深刻性。学术界一般把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工具研究和综合研究。通过战略研究,描述与分析教育发展现状和问题,挖掘与解释原因和影响,从事物的表层深入到事物的里层,对于教育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从而为战略规划研究、制定和起草提供可靠的学术服务。 以研究为中心的规划模式,既是一个战略规划制定模式,也是一个战略规划实施模式、监测模式和评估模式。①以研究为基础的战略规划涉及一种全新的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从传统的单纯忽视或负面态度转变为深入挖掘不确定性的战略价值。不确定性是战略规划存在的基础,没有不确定性就不需要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就是对不确定性的确定性把握,战略家要善于从战略不确定性中探求确定性。由于当代教育战略规划内容丰富、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战略研究的题目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以往由战略制定者同时承担战略研究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战略规划正在进入研究与制定一体化和战略研究专业化并存的阶段。研究与制定一体化的优势在于研究者与制定者合一,战略研究以需要为导向,目标明确,指向清晰,针对战略问题确定研究题目、寻找研究资料、形成研究报告,针对性、适切性和可用性强。其不足是战略制定者的工作任务繁重,在时间和精力上越来越难以同时胜任战略研究制定和大型的战略研究任务;战略研究的专业性和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战略制定者在知识结构、国际视野和驾驭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必须借助外脑、引入外智为战略研究提供服务。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新开端。“1993年的《纲要》在这方面吸收了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对《纲要》的评价,用当时分管教育工作的副总理李岚清同志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纲领性文件’。而大多数从事教育实际工作同志的评价是,《纲要》在过去十几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提出的许多重要的观点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当然,从历史发展看,《纲要》只是一个良好的教育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范例开端。我们还应进一步推进教育决策程序、决策方案选择等方面的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②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