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ISBN:9787309102116 条码:
作者: 陈家琪 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32开
定价: ¥28.00  折扣价:¥26.60
折扣:0.95 节省了1.4元
字数: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数: 373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4-05-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重新评点<水浒传>》源自我的队在江湖叫浒:一个文本和一种解读》与《新评新校水浒传》。前者出版于1994年1月,乃一套关于如何解读古典名著、名作的丛书,十多本之多,刘毓庆先生主编;后者出版于1995年7月,专行校勘与评点了六大名著(《红楼》、《三国》、《水浒》、晒游》、《封神》、《儒林》),两套丛书均为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新评新校水浒传》现在要再版,给了我一个重读一遍冰浒传》的机会。盖因陈卓先生早先说过要出我的“点评本”单行本,所以重看中,便从早先就曾备有的专事点评的电子文本中,专挑那些不需上下文便知其意的“总评”、‘崑评”与段落性的“插评”,并作了大量增补,乃成此书。由于冰浒传》之人之事久人人心,余始信就是专看评点,亦无任何不解之惑。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弁言
第一回 张太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五回 小霸王醉人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宫寺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人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宫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十九回 林冲水寨大火并
晁盖梁山小夺泊
第二十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二十二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全义释宋公明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二十五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
第二十六回 偷骨殖何九送丧
供人头武二设祭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三十回 施恩三人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
第九十二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毗陵郡
第九十三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第九十四回 宁海军宋江吊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
第九十五回 张顺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第九十六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第九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第九十八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第九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第一百回 宁海军宋江吊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
附录:冰浒传》五十位人物肖像

精彩片段: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总评】
  此回金批甚长,要点有三: 一是先写高俅,说明乱自上作;二是王进去走有史进来,史进者,言冰浒传》虽稗史,然已人史也;三是天罡第一星为宋江,而先做强盗的乃地煞第一星朱武,见其逆天而行。金批认为第一回以跳涧虎陈达和白花蛇杨春来概括一百八人为虎为蛇, “皆非好相识也”,但他忘了第一回中真人的话: “本山虽有蛇虎,并不伤入。”以书中某句或某一隐喻性的话或事来揣测作者的本意其实是靠不住的。但此回金批中有一句话倒真是意味深长:王进点名不到,不见其首,一去延安,不见其尾;不见其首者,示人乱世不应出头也;不见其尾者,示人乱世决无收场也。何谓“乱世”?我观此回亦有三解:一、帮闲浮浪、破落不学之人如高俅辈时运到来,合当发迹;二、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不得不落魄江湖,远走他乡;三、庄户子弟史进与少华山强人联为一气,共同抵御官军。如果说第一回的三条道尽了人性之弱点的话,这一回的三条也道尽了社会的弱点:一个社会怎样才可能不使高俅之类的人物“发迹”,不使王进这样的人才“落魄”,不使史进这样的“良民”与打家劫合的“强人”联为一气呢?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这里面肯定涉及人性的弱点,而人性的弱点又肯定是靠人自身克服不了的,这样一个道理其实并不难理解。那么反过来,越夸大人性中向善的力量(修身养性),越想追求十全十美的人格榜样,就越可能只在对人性的改造(从自我暴露到互相揭批)上下工夫。所以对‘理想”社会的认识,是与对有无“理想”人性的认识结合在一起的。几千年下来,人性有无改进确实不好说,正如文化有无进步不好确定一样,我们看到的,只是技术的巨大进步和制度(监管中的文明化)上的不断完善,尽管我们对这种‘完善”是否就能叫做‘褪步”,依旧有所犹疑。
  ……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