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最美的发明 - “最美中国”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最美的发明 “最美中国”丛书
ISBN:9787565012747 条码:
作者: 季海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28.00  折扣价:¥26.04
折扣:0.93 节省了1.96元
字数: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3-05-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最美中国丛书”第三辑主题为“文质彬彬”,汇集了安徽最棒的作家,以最纯粹的心灵,最优美的文字,来展现最美的中国,聚焦中国的人文之美和艺术之美。
季海编著的《最美的发明》精选了60余项有较大影响的发明创造。除了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还讲述了中医中药、十进位制、勾股定理、浑天仪、瓷器、丝绸、冶金、茶和茶文化、算盘、风筝等重要发明,涉及数学、天文、历法、医药、航海、钻探、建筑、文化艺术、生活娱乐等诸多领域,内容全面丰富,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季海:金牛座人士,职业编辑兼记者。从业至今出过几本小书,不知不觉已过不惑,颇有虚度时光之感。酷爱阅读科普文章,狂热钻研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梦想能过上极客一般的生活。今受同好之邀,写下《最美的发明》一书,希望能与大家共享中华古老文明之荣耀。因本书文字及图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并参考其他科普书刊,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章节目录:
天工开物
火柴:点燃文明的火种
播种机的始祖——耧车
车的传说
纺车的变迁
话说石磨
鲁班造锯
铁犁的进化史
活塞风箱:最早的鼓风机
神奇的避雷针
传动带:动力的输送者
千变万化的提花机
高效的龙骨水车
记里鼓车:出租车的祖师爷
晶晶亮,透心凉——古时的制冰技术
偶人:最古老的机器人
独轮车:山高路远任我行
寻找会燃烧的石头
石油的开采和利用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深井钻探
趣话吊桥
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
蔡伦造纸
长江的卫士——三峡船闸
生活妙助
最早的纸币——交子
鱼洗为什么会喷水
伞:半为遮雨半遮羞
丝绸:华美的乐章
被中香炉:陀螺仪的前身
瓷器:中华文明的象征
豆腐传奇
魔镜:青铜器中的瑰宝
筷子——让人变聪明的餐具
酿酒,从杜康说起
中国螺旋:从竹蜻蜓到直升机
熨斗的发明
中华神针
麻沸散:奇妙的麻醉剂
峨眉道士的妙方
艺文斐然
永不停步的走马灯
风筝物语
从孔明灯到热气球
世界上最美的文字
黑白世界的较量
对决在楚河汉界
震撼人心的韵律
现代足球的祖先
捶丸:中国古代的高尔夫球
中国功夫威震八方
内外兼修的运动
降落伞:在空中起舞
宇宙探究
司南:东西南北辨方向
有趣的立体地图
候风地动仪:倾听大地的声音
浑天仪:天文学家的好助手
八卦图中的奥秘——二进位制和十进位制的演变
发现勾股定理
让π更加精确
负数:并非胡说八道
算盘:资历最老的计算器
漏刻:与时间为伴
数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精彩片段:
蔡伦造纸
大约在6000年前,我国出现了最早的文字。文字出现了,就得用东西来记录它。我们的祖先用兽骨、龟甲、石头来刻字,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骨文和石鼓文。
在龟甲和石头上刻字,是十分费力费神的事情,于是竹简和木牍出现了。中国最古老的书籍,就是用竹简或木牍穿在一起制成的。不过由于这种材料制成的书籍分量重、体积大,想阅读或携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说西汉的东方朔曾向皇帝提交一份建议书,居然耗费了3000片竹简,由两个强壮的侍卫抬到大殿上的。
为了减轻书写材料的重量,人们又开始将丝绸作为文字的载体。可是由于丝绸价格不菲,很难得到推广,人们急需一种新的书写材料。
蔡伦的伟大贡献
我国汉代的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十分迫切。当时,养蚕取丝的方法已经普及。人们把煮好的蚕茧用棍子敲烂,铺在席子上,就成了丝绵。把丝绵取下后,将留在席子上的一层薄薄的纤维晒干,就成了纸。有人发现,这种丝纸可以书写文字,用起来比竹简方便多了。不过,这种丝纸还不是真正的纸,而且这种纸的原材料是丝,产量少,价钱昂贵,一般人用不起。
如何才能生产出好用而且不贵的纸张呢?东汉的宦官蔡伦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一天,蔡伦带着几名太监出了洛阳城巡游,走到休水(今马涧河)边上正要渡河时,忽见水中积聚了一簇枯枝,上面挂浮着一层薄薄的白色絮状物,连忙问询河边农夫那是何物。农夫说:“这是涨河时冲下来的树皮、烂麻,扭一块儿了,又冲又泡,又沤又晒,就成了这烂絮!”
蔡伦的大脑顿时灵光闪现,他命太监找来皇家作坊中的技工,就地开始试制纸张。工匠们找来石臼、竹帘、筛网等工具,在蔡伦的指挥下,热火朝天干起来。他们用石臼捣碎树皮,再用筛网反复过滤,再捣碎,制成稀浆,捞出后在竹帘或筛网上摊成薄薄的一层,等晾干后揭下,便造出了最初的纸。 这种纸张一经试用,发现比较粗糙容易破烂。蔡伦又命人将破麻布、烂鱼网捣碎成麻缕,甚至将制丝时遗留的残絮,掺进浆中。把这样制成的浆摊平、碾实和晾干后,便不容易扯破了。蔡伦带领众工匠一连干了数日,造出十数张比较满意的纸张,这才回到京城。
这种纸体轻质薄,没有帛白但也很洁净,质地很均匀,很光滑,非常适合写字。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把他制造出来的一批优质纸张献给汉和帝刘肇。和帝很高兴,对蔡伦勉励了一番,命他继续研制并大规模生产。
于是,蔡伦在洛阳郊外的洛河边建起了造纸坊,招募了一批工匠。他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生产工艺,先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加人生石灰,放在水里浸泡,再用大锅蒸煮,打成细浆后,在方框固定的竹帘篾片上摊成平展的薄片。
在蔡伦的指挥下,大家盖起了烘焙房,在房里生起炉火,把湿纸贴上墙,不仅干得快,而且非常平整。蔡伦几经试验,终于第一次造出一大批纸。这种纸既白又轻,又有韧性,实在是前所未见的好东西。蔡伦见了爱不释手,再次把造出的一大批纸献给了皇帝和邓皇后。皇帝龙颜大悦,封蔡伦为“龙亭侯”,赐地三百户,不久又加封为“长乐太仆”(封地在今陕西洋县),并敕令造纸术在全国推广。于是,世人称这种纸为“蔡侯纸”。
和帝死后,邓皇后垂帘听政,她让蔡伦主持宫廷所藏经书典籍的校订和抄写工作,形成了大规模的用纸高潮。从此,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的工具。
到公元三四世纪时,纸就基本取代了简帛,成为唯一的书写材料,也因此才有了后来西晋“洛阳纸贵”的传说故事。
造纸术的传播
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大约公元四世纪末,朝鲜半岛的百济在中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造纸,不久高丽、新罗也掌握了造纸技术。西晋时,越南人也掌握了造纸技术。公元610年,朝鲜和尚昙征渡海到日本,把造纸术献给日本摄政王圣德太子,圣德太子下令推广全国,后来日本人民称他为纸神。
中国的造纸技术也传播到了中亚的一些国家,并通过贸易传到了印度。造纸术传人阿拉伯是在公元751年。那一年,唐朝军队与阿拉伯军发生战争,一些被俘的唐军士兵被带回了阿拉伯,他们当中有的是造纸工人。这些中国人在当时的中亚重镇撒马尔罕建起了生产麻纸的造纸场,从此,撒马尔罕成为阿拉伯人的造纸中心。10世纪,造纸技术传到了叙利亚、埃及和摩洛哥。
欧洲人是通过阿拉伯人了解造纸技术的。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萨狄瓦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场。1276年,意大利的第一家造纸场在蒙地法罗建成,生产麻纸。法国于1348年在巴黎东南的特鲁瓦附近建立造纸场,此后又建立几家造纸场,不仅国内纸张供应充分,而且还向德国出口。德国直到14世纪才有自己的造纸场。英国因为与欧洲大陆有一海之隔,造纸技术传人比较晚,15世纪才有了自己的造纸厂。到了17世纪,欧洲主要国家都有了自己的造纸业。
美洲大陆的第一家造纸厂出现在墨西哥,由西班牙移民在1575年建立。美国在独立之前,于1690年在费城附近建立了第一家造纸厂。到19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已传遍五大洲各国。
为了解决欧洲纸张质量低劣的问题,法国财政大臣杜尔阁曾希望利用驻北京的耶稣会教士刺探中国的造纸技术。乾隆年间,,供职于清廷的法国画师、耶稣会教士蒋友仁将中国的造纸过程画成图寄回了巴黎,中国先进的造纸技术才在欧洲广泛传播开来。1797年,法国人尼古拉斯·路易斯·罗伯特成功地发明了用机器造纸的方法,从蔡伦时代起中国人领先近2000年的造纸术终于被欧洲人超越。
蔡伦的造纸方法,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人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在第七位,远远排在哥伦布、爱因斯坦、达尔文之前。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和公布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蔡伦又榜上有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也表演了古代大规模造纸的场面,展示了中国四大发明非凡的魅力。
P69-72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