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计算机自动校勘、自动编纂与自动注释研究·中国文化典籍计算机整理与开发技术研究系列 - 中国文化典籍计算机整理与开发技术研究系列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古籍计算机自动校勘、自动编纂与自动注释研究·中国文化典籍计算机整理与开发技术研究系列
中国文化典籍计算机整理与开发技术研究系列
|
ISBN: | 9787567610026 |
条码: | |
作者: |
嫦娥,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0 |
定价: |
¥28.00
折扣价:¥26.60
折扣:0.95
节省了1.4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3-11-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古籍数字化为研究对象,以农史古籍为材料,着重探讨古籍自动校勘、古籍自动编纂技术,构建并实现古籍智能处理系统。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古籍整理专业师生阅读,可以视为古籍计算机整理方面的前沿图书。
|
作者简介: |
常娥 1979年生,江苏南京人。2007年于南京农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在东南大学情报科技研究所工作。先后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东南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一项,作为主要合作者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江苏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参编出版《知识管理》、《信息检索:从学习到研究》两本教材,发表论文约二十篇,其中独著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CSSCI学术论文十二篇。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组织与检索、知识管理等,涉及图书情报学、计算机软件设计、管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
|
章节目录: |
出版说明 1 绪论 1.1 古籍校勘概述 1.1.1 古籍校勘的意义 1.1.2 古籍校勘的对象 1.1.3 古籍校勘的方法 1.1.4 古籍校勘记的撰写 1.1.5 农业古籍校勘整理的成果 1.2 古籍编纂概述 1.2.1 古籍编纂的意义 1.2.2 古籍编纂的体例 1.2.3 农业古籍编纂的成果 1.3 古籍数字化研究进展 1.3.1 古籍数字化的概念和意义 1.3.2 古籍数字化建设的主要成果 1.3.3 古籍数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4 古籍数字化的未来发展 2 古籍数字化相关技术研究 2.1 用字和字符集问题 2.1.1 用字问题 2.1.2 字符集问题 2.1.3 缺字的处理 2.2 加工存储技术 2.2.l 输入技术 2.2.2 存储技术 2.3 浏览阅读技术 2.4 计算机检索技术 2.4.1 题录检索 2.4.2 全文检索 2.4.3 综合检索 2.5 数字化整理技术 3 古籍计算机自动校勘技术研究 3.1 古籍计算机自动校勘的意义 3.2 古籍计算机自动索引与自动校勘 3.3 古籍计算机自动校勘与校对的比较 3.4 古籍计算机自动校勘的算法设计 3.4.1 自动校勘的原理 3.4.2 自动校勘的算法设计 3.4.3 运用“互见文献”进行校勘 3.5 古籍计算机自动校勘辅助工具建设 3.5.1 辅助工具的作用 3.5.2 辅助工具的构建方法 4 古籍计算机自动编纂技术研究 4.1 古籍计算机自动编纂的意义 4.2 古籍计算机自动编纂的技术基础 4.2.1 自动分词技术 4.2.2 自动文摘技术 4.2.3 篇章分割和段落检索 4.2.4 文本自动聚类 4.2.5 古汉语信息处理和现代汉语信息处理比较 4.3 古籍计算机自动编纂的算法设计 4.3.1 自动编纂的原理 4.3.2 自动编纂的算法设计 4.4 自动编纂的关键技术研究 4.4.1 自动提取论题句群技术 4.4.2 编纂结果动态聚类技术 5 古籍计算机自动注释技术研究 6 古籍智能处理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6.1 系统开发背景 6.2 古籍自动校勘子系统 6.2.1 实验语料 6.2.2 系统功能结构 6.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3 古籍自动编纂子系统 6.3.1 实验语料 6.3.2 系统功能结构 6.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 辅助工具子系统 6.4.l 古代官名、人名和地名表 6.4.2 避讳字、异体字和关联词语表 6.4.3 中国历史纪年表、历代帝王年表和历代年号索引表 7 结语 8 附录 附录一 古籍计算机自动编纂样例 附录二 古籍计算机处理辅助工具列表(部分)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