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20世纪徽州文化名家评传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20世纪徽州文化名家评传
ISBN:9787567601079 条码:
作者: 俞晓红,主编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0
定价: ¥32.00  折扣价:¥30.40
折扣:0.95 节省了1.6元
字数: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3-06-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择要选取20世纪14位徽州文化名家为传主,按其出生先后顺序,以其生平为经,以其文学著作或学术思想为纬,整合传主个人成长与徽州文化结构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作文学的、美学的、语言学的或艺术学的考察,探究徽州区域文化传统对诸家思想成长的影响和作用,藉此全方位获得徽州文化名家于中国现当代文化体系中的价值定位。本书的撰写和出版,对于促进徽州区域文化和文化名家思想体系的深入研究,服务安徽地方文化建设,加速安徽崛起、建设文化强省,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俞晓红,女,1962年8月生于安徽歙县。文学博士。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副院长;中国红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近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形象:文化的投影》(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笺说》(中华书局,2004)、《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红楼梦意象的文化阐释》(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等5部,主持或参与编撰辞典、教材8部,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立项8个。

章节目录:
前 言
黄宾虹: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许承尧:近代史上的徽州文化巨儒
汪孟邹:行走在文化风云人物之间
吕碧城:中国最后的女词人
吴承仕:从“末代状元”到中共党员
陶行知:徽州文化与行知精神
胡 适:徽商铁树结出的文化硕实
汪原放:标点校读古典小说第一人
苏雪林:以荆棘编成生命的花冠
汪静之:寂寞湖畔的蕙风诗人
张 曙:战死沙场的人民音乐家
洪 谦:维也纳学派的中国传人
程啸天:山村烟雨在新安
胡裕树:乡音无改偏探汉语迷津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1933年的北平笼罩着一股恐怖的气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蒋介石任命侄子蒋孝先担任北平宪兵司令部副司令,带领宪兵三团驻守北平。蒋孝先安插便衣混进学校,抓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学校中人心惶惶,学生不敢明言政事,有些学者专事研究金石、校勘。国民党宣扬愚昧、迷信的思想,加强统治。这和吴承仕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相左的。有一次,学生于修拿着宣纸请吴承仕为他留一幅墨宝。吴承仕就用古朴的篆书写道:“黑渊水深色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池上架屋官立祠,龙不神,人神之。”以此告诫学生破除迷信,关注当今社会,寻求祖国出路。
  政治危机来临之时,吴承仕没有忘记徽州崇儒重教的传统。1934年,他在徽州昌溪主持创办了复兴小学。由于资金匮乏,吴承仕就靠卖对联筹措经费。吴承仕当时已经广有名气,加上他的书法水平很高,所以共卖了一百多副对联。在学校开学典礼的那天,吴承仕还特意放下繁重的工作从北京赶回故乡,为学校书写贺联,并撰写校歌。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吴承仕对这所小学投入如此多的心血,或许不仅仅是为了让故乡的孩子能读书识字,他更希望他们能从小接受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支持共产党抗战,吴承仕于1934年5月15日创办了《文史》双月刊。《文史》收文不拘一格,既刊登文史方面的学术论文,也刊登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很多知名学者、作家,如孙楷第、臧克家、沈雁冰等人都经常投稿。鲁迅先生也曾以“唐俟”为笔名在《文史》上发表杂文《儒术》。文章博采事实,通过金元之际的文学家元好问为叛将歌功颂德和尊称蒙古酋长为儒教大宗师两事,巧妙揭露国民党政府的文化专制主义及其为侵略者清道的罪行,讽刺了尊孔派丧尽廉耻的叛国行为。可见《文史》的确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红色刊物,难怪钱玄同曾写下“普罗学,唯物观”的对联“嘲弄”吴承仕呢!吴承仕不知何意,钱玄同告诉他,加上《文史》就成了“普罗文学,唯物史观”。在白色恐怖的北平出版这样的刊物,吴承仕所冒的风险可想而知。
  ……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