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道德可教的涵义与方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道德可教的涵义与方式
ISBN:978-7-306-04689-5 条码:9787306046895
作者: 潘希武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5.00  折扣价:¥33.25
折扣:0.95 节省了1.75元
字数: 203千字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页数: 180页
发行编号:G416 每包册数: 50
出版日期: 2014-10-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人性是道德的基础。人性有卓越之表现,但也是自利的,甚或有作恶之倾向。道德及其教育的目的是抑恶扬善,是关乎人的“好生活”问题,规范是使人过上好生活的必要基础。但好生活的标准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学校道德教育是否有效必须回答三个问题:一是我们是否建立起和需要建立什么样的现代性道德;二是道德自身可教吗,或者说道德可教的内涵是什么。三是道德教育方式的转变问题。

作者简介:
潘希武,男,1969年生,江西人。1997年于湖北社科院获政治学硕士学位,2006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6—2008年于华东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从事中学英语教师和部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2008年至今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从事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政策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道德教育及比较教育研究。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篇,被管理学和文学及民族学等学科引用。主持国家、省、市教育规划课题4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一部。多次主持和参与深圳市重大教育政策研究工作。研究成果曾获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章节目录: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