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冯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
ISBN: | 7-5641-5440-0 |
条码: | |
作者: |
孙婧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小16开 |
定价: |
¥39.00
折扣价:¥37.05
折扣:0.95
节省了1.95元
|
字数: |
226千字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4-12-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国内学术界首本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角度解析冯定学术思想的专门性著作,主旨是通过探明冯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成功之处,以昔推今,为当前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提升提供裨补意见。作为现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驱,冯定一生潜心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冯定投身于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时间之久、教育人数之众、取得效果之佳,无不为后继者效习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导论1 一、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1 二、 研究综述6 三、 本书创新之处9 四、 研究方法9 第一章冯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递演进程11 第一节进击的一生:冯定的生平11 一、 艰难的求学求职生涯11 二、 几经淬炼的革命志士12 第二节冯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演进过程14 一、 冯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初成(1937—1948年)15 二、 冯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成熟(1949—1963年)19 三、 冯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再发展(1978—1983年)21 第二章冯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撷要23 第一节自觉先得明理:青年的世界观与历史观教育23 一、 马克思主义是青年应当遵从的真理23 二、 以灌输、改造形式进行世界观和历史观教育26 第二节做人本该积极:青年的人生观教育28 一、 积极而正确的人生观只有共产主义人生观29 二、 青年应胸怀共产主义理想30 三、 青年应造福人类31 四、 青年应持有科学的人生态度33 第三节辨明时代任务:青年的政治观教育37 一、 争取民族生存权利是青年的责任37 二、 青年应认清情势以积极行动38 三、 青年学生应当“以红导专”40 第四节新道德从社会出发:青年的道德观教育42 一、 新人群有着新的道德观42 二、 让共产主义道德深入人心43 三、 爱养父母是青年的义务45 第五节修养无时可息:青年精神世界的形塑方法46 一、 自觉而随时的自我修养是必需的46 二、 全面修养乃青年修养之真义47 三、 反省是自我修养的主要形式50 第三章冯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成功要素52 第一节理论者的无可非议素质53 一、 倾心普及马克思主义的传道为任者53 二、 熟稔马克思主义的论道大家55 三、 襟怀坦荡的道德勇士57 四、 阅历丰富的练达智者59 第二节理论向度的正确择取61 一、 理论内容的真理向度61 二、 理论形式的通俗向度71 三、 理论切入的人学向度81 第三节理论阐述的回应时代92 一、 土地革命及民族革命时期:救亡图存93 二、 建国前夕及初期:拥立新政权96 三、 三大改造完成之际:巩固社会主义99 第四章冯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卓越创见101 第一节以新体例编排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素材101 一、 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钢”特性101 二、 统合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教育于一体105 第二节考察现代精神品格的复合生长路径108 一、 家庭教育:精神品格生长的初始路径109 二、 学校教育:精神品格生长的系统化路径111 三、 社会教育:精神品格生长的开放路径113 四、 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融通与合力:精神品格的终成116 第三节率先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非理性因素118 一、 情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及内化的催动机制119 二、 意志:思想政治品格外化和恒常化的保障机制122 第五章冯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错误批判126 第一节错误批判冯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背景和起因126 一、 错误批判冯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背景126 二、 错误批判冯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起因127 第二节错误批判冯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131 一、 宣扬阶级调和论131 二、 鼓吹个人主义135 三、 宣扬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138 四、 贬低革命领袖140 第三节冯定的学品和人品143 一、 不做检讨的英雄:冯定的学品143 二、 不做整人的英雄:冯定的人品147 第六章冯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当代借鉴150 第一节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从“真实的人”出发150 一、 “真实的人”的存在样态151 二、 “真实的人”的教育路向162 第二节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理性与先进性的秉承172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73 二、 公共精神教育177 第三节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德福一致社会的存在180 一、 公正的制度安排:德福一致社会的建成条件181 二、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福一致社会的主体培育185 第四节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情、能、德的兼备186 一、 情:思想政治教育的师道基础187 二、 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师道根本188 三、 德:思想政治教育师道保证190 主要参考文献192 后记201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