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城市综合体:思想理念·设计策略·实现机制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城市综合体:思想理念·设计策略·实现机制
ISBN:7-5641-5459-2 条码:
作者: 高山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49.00  折扣价:¥46.55
折扣:0.95 节省了2.45元
字数: 416千字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5-0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城市综合体是通过多种城市要素的三维有机整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城市形态,是在空间资源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城市集约化、有机化、立体化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也是“紧凑—和谐”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城市综合体问题的系统性研究对于当下我国城市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本书通过对城市综合体的思想背景、概念范畴、类型特征、价值意义、设计策略和实现机制的研究,尝试回答了——城市综合体来自何处,什么是当代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有什么类型,城市综合体有什么价值,如何实现城市综合体的价值,如何推动城市综合体在我国的发展。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人员使用,亦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总序
前言

0 绪论 /001
0.1 缘起 /001
0.1.1 “紧凑—和谐”型城市环境建设课题亟待研究 /001
0.1.2 城市综合体是热点但是相关概念模糊 /001
0.1.3 一次综合体模式尝试的失败 /002
0.1.4 从日本的城市发展中看到城市综合体在我国的前景 /002
0.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002
0.2.1 国外与城市综合体相关的主要研究和理论 /002
0.2.2 国内与城市综合体相关的主要研究和理论 /011
0.3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014
0.3.1 研究方法 /014
0.3.2 主要内容 /015
0.3.3 本书结构 /017
0.4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018
0.4.1 建立起城市综合体的概念体系 /018
0.4.2 归纳出实现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策略 /018
0.4.3 针对我国城市状况对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提出建议 /018

1 城市综合体思想的来源与背景 /019
1.1 城市发展理念的进步——当代城市综合体产生的观念基础 /019
1.1.1 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 /019
1.1.2 城市综合体思想蕴含的城市发展理念 /023
1.2 “立体城市”构想——当代城市综合体的思想来源 /029
1.2.1 “三维城市性”是“立体城市”的本质特征 /029
1.2.2 早期的山地立体城市雏形 /031
1.2.3 20世纪初美国的现代立体城市萌芽 /032
1.2.4 20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影响下的立体城市探索 /036
1.2.5 20世纪下半叶丰富多彩的立体城市流派 /041
1.2.6 立体城市的新动向 /056
1.2.7 总结:五种“立体城市”模式 /059
1.3 城市建设实践的发展——城市综合体发展的时代契机 /062
1.3.1 建筑技术的进步 /062
1.3.2 城市交通的发展 /071
1.3.3 地下空间的开发 /075
1.3.4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 /078
1.3.5 建筑综合体与“城市—建筑”一体化现象 /082
1.4 本章小结 /083

2 当代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和特征 /085
2.1 从“立体城市思想”到“当代城市综合体”概念 /085
2.1.1 “城市综合体现象”是当代城市空间发展新趋向的集中体现 /085
2.1.2 对当代“城市综合体现象”的四种解读视角 /086
2.1.3 “立体城市”思想下的当代“城市综合体”概念 /090
2.2 城市综合体的特征 /093
2.2.1 城市综合体特征的内涵 /093
2.2.2 要素多样性特征 /094
2.2.3 结构有机性特征 /097
2.2.4 整合立体性特征 /099
2.2.5 城市开放性特征 /102
2.2.6 形态整体性特征 /106
2.3 本章小结 /107

3 城市综合体的类型 /109
3.1 以主导要素划分城市综合体的类型 /109
3.1.1 综合型城市综合体 /109
3.1.2 交通型城市综合体 /110
3.1.3 商业型城市综合体 /112
3.1.4 景观型城市综合体 /113
3.1.5 地下型城市综合体 /114
3.2 以规模尺度划分城市综合体的类型 /116
3.2.1 微型城市综合体(S)——城市“拥挤文化”的八音盒 /116
3.2.2 中型城市综合体(M)——开放的街区 /123
3.2.3 大型城市综合体(L)——融合的群组 /128
3.2.4 超级城市综合体(XL)——引领未来的城市区域 /132
3.3 城市地产开发视角下的“城市综合体” /136
3.3.1 走向“城市综合体”的商业地产 /137
3.3.2 当前我国“城市综合体”型商业地产的困境与机遇 /143
3.3.3 万达的“城市综合体”策略 /149
3.3.4 辨析“城市综合体”型商业地产与本研究中的“城市综合体”概念的关系 /154
3.4 本章小结 /157

4 城市综合体的价值 /159
4.1 “紧凑—和谐”的城市观是城市综合体的价值基础 /159
4.1.1 紧凑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159
4.1.2 紧凑与城市环境 /166
4.1.3 建立“紧凑—和谐”的城市发展观 /173
4.2 城市综合体的价值 /174
4.2.1 城市综合体的经济价值 /174
4.2.2 城市综合体的社会价值 /185
4.2.3 城市综合体的生态价值 /193
4.3 本章小结 /198

5 城市综合体的设计策略 /200
5.1 “要素整合”策略——城市综合体的功能空间结构 /200
5.1.1 以行为联系为基础的功能要素整合 /200
5.1.2 缺少行为联系的要素整合——辅助整合 /205
5.1.3 要素整合的区位把握 /208
5.2 “基面组织”策略——城市综合体的公共空间结构 /212
5.2.1 城市综合体基面的特征和作用 /212
5.2.2 城市综合体基面的类型 /216
5.2.3 城市综合体基面组织方法 /223
5.3 “城市互动”策略——城市综合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230
5.3.1 城市综合体的空间生成途径——开放与融合 /230
5.3.2 城市综合体引导城市发展——城市触媒 /238
5.3.3 城市综合体与城市交通的结合与互动 /246
5.4 场所营造策略——城市综合体与使用主体的关系 /250
5.4.1 活力场所营造 /250
5.4.2 宜人场所营造 /261
5.4.3 绿色生态环境营造 /266
5.5 本章小结 /270

6 推动城市综合体的发展 /273
6.1 发展城市综合体的基本条件 /273
6.1.1 加强城市综合体的理论研究 /273
6.1.2 完善有利于城市综合体开发的城市管理制度 /274
6.1.3 运用城市设计工具 /285
6.1.4 鼓励综合开发模式 /291
6.2 推动我国城市综合体的发展 /296
6.2.1 发展现状 /296
6.2.2 存在阻力 /300
6.2.3 发展建议 /305
6.3 本章小结 /315

主要参考文献 /316
图片来源 /322
表格来源 /330
致谢 /331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