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分析与写作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歌曲分析与写作
|
ISBN: | 978-7-5621-2422-1 |
条码: | |
作者: |
方智诺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3-8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2.00
折扣价:¥39.90
折扣:0.95
节省了2.1元
|
字数: |
582千字
|
出版社: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364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9-07-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自正式出版以来,得到了全国多所普通高校师生的认可和喜爱。全书分为歌词常识篇、旋律分析篇、写作实践篇,由浅入深地教授了歌曲写作和分析的知识、步骤。其中,旋律分析篇是全书的重点部分。教材通过对构成旋律的各种要素、主题及其发展的基本手法、歌曲的主要结构形式这几个方面的基本分析,再对歌曲的高潮、歌曲的从属部分进行处理上的解说,并介绍了歌曲的常见体裁、歌曲的演唱形式、人声的分类及音域等知识。教材还附有二部歌曲写作基础篇,包括二部歌曲写作的相关常识和相关织体的内容,还有适合高师学生学习参考的85首歌词。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基本达到本课程的要求。本书目前已完成了第3次修订,更显成熟。
|
作者简介: |
方智诺,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
章节目录: |
总论 (上)歌词常识篇 第一章歌词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歌词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歌词的结构形式 第三节歌词写作的常用手法 (中)旋律分析篇 第二章构成旋律的各种要素 第一节旋律线 第二节调式、调性 第三节节奏、节拍 第四节速度 第五节音区 第六节音色 第七节响度(力度、音强) 第八节表情法[演唱(奏)法]第三章主题及其发展的基本手法 第一节歌曲的主题内涵 第二节歌曲主题应有的“品质” 第三节主题发展的基本手法 第四章歌曲的主要结构形式 第一节一部曲式 第二节单二部曲式 第三节单三部曲式 第四节多部曲式 第五节复二部曲式 第六节复三部曲式 第七节回旋曲式 第八节变奏曲式 第五章歌曲的高潮 第一节高潮表现的形态 第二节高潮的数目及位置 第三节高潮的形成 第六章歌曲的从属部分 第一节前奏 第二节间奏 第三节后奏 第四节引子 第五节尾声 第七章歌曲的常见体裁 第八章歌曲的演唱形式、人声的分类及音域 第一节歌曲的演唱形式 第二节人声的分类及音域 (下)写作实践篇 第九章歌曲写作实践的相关思考 第一节动笔前的若干思考 第二节写作中的若干思考 第十章歌曲写作技能技巧的基本训练 第一节习作的示范写作 第二节作曲家的“创作谈” (续)二部歌曲写作基础篇 第十一章二部歌曲写作的相关常识 第一节二部歌曲的声部组合形态 第二节二部歌曲声部结合的基本原则 第十二章二部歌曲写作的相关织体 第一节和声式二部歌曲的写作 第二节对比式二部歌曲的写作 第三节模仿式二部歌曲的写作 第四节支声式二部歌曲的写作 附:歌词85首 主要参考文献 几点说明 增订版后记
|
精彩片段: |
第 一 章 歌词的基本内涵 歌词,又被称为“歌诗”、“声诗”,它是一种供歌唱使用的“能合乐歌唱的诗”。在我国漫长久远的歌曲写作的历史长河中,歌词经历了“以乐从诗”和“以诗从乐”的不同阶段。但无论是“依词谱曲”还是“依曲填词”,歌词都以其独具的艺术特性,显现其应有的艺术价值。现在,“依词谱曲”已成为歌曲创作通常之法。学习歌曲写作的莘莘学子们的重要课题之一,便是如何审辨、选择(当然我们更期望着创作)歌词。而具备这种能力的前提,便是掌握一些起码的歌词常识。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在这里所谈的“常识”,其总的着眼点为:一首好的歌词,应具有哪些特性?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一首好的歌词,从其思想性而言,内容健康、能正确地反映生活,是其起码要求。当然,我们更提倡那些具有社会功利性,与人类进步理想相关联,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品德素质,特别是同培养“四有新人”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的作品。 一首好的歌词,从其艺术性而言,应具有一定的品位。从本质而言,歌词应是相对旋律而独立并显现其美感的诗。也就是说,诗所具有的艺术特质、表现方法,它都应该具有。只是它为了“合乐”,为了人声的“歌唱”,在语言、声韵、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旋律的影响和制约而已(当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旋律),这也是歌词被称为“歌诗”、“声诗”的缘故。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