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神经教育学:学习、艺术与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神经教育学:学习、艺术与脑
ISBN:7-5641-5115-7 条码:
作者: 神经教育学:学习、艺术与脑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大32开
定价: ¥36.00  折扣价:¥34.20
折扣:0.95 节省了1.8元
字数: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5-10-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2009年5月6日,在达纳基金会的支持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育学院的神经教育学计划 (Neuro-education Initiative, NEI)主办了全美国首届“学习、艺术与脑 (Learning, Arts and the Brain)”峰会,旨在推动认知神经科学,教育和艺术在科学研究、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社会支持等方面全方位的合作;从科学、教育和艺术的角度,对教育政策的实践给予启示,进而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定。此次峰会上,来自全美国的300多位教育工作者、科学家、学校管理人员和政策制定者讨论了就艺术训练对认知的影响而言,神经科学研究迄今为止说明了什么;探索了艺术学习和艺术实践如何能够提高儿童的创造性、认知和学习能力。本次峰会论文集汇集了关于艺术学习、艺术训练是否可以提高儿童认知水平的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并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及研究重点。我们相信论文集的中文译本将会对广大中国教育工作者、教育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者、教育政策制定者以及养育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将进一步推动神经教育学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一章神经教育学所涉及的神经的回路1
第二章概述3
第三章神经科学研究的总结12
第四章主题:艺术为什么重要28
第五章教育工作者小组的内容摘录36
第六章圆桌讨论45
第七章对政策与实践的启示68
第一部分来自科学的观点68
第二部分来自教育的观点70
第三部分来自艺术教育的观点76
关于作者和报告人78
资源88
致谢93

精彩片段:
 
书  评:
在上世纪末,我因为工作的需要,要在国内启动脑科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研究,我首先找到的得力帮手,就是达纳基金会的网站。从这个网站上,我找到了有关脑科学研究进展的前沿报道,而且是经过世界著名神经科学家筛选过的可靠的研究资料。特别令我欣喜的是,这个位于纽约的私人基金会,还特别关注对公众进行有关脑科学知识的普及,十分热心地赞助有关神经教育学的研究。从阅读达纳基金会的网站开始,我重新进入了阔别十年的脑科学和教育的交叉研究领域,也是我个人研究兴趣的真正所在。也是从那时起,我和达纳基金会的网站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以后的十几年里,在我研究神经教育学的历程中,一直没有间断过对这个网站的阅读,以及购买它推荐的书籍。所以,看到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的两位年轻且很具活力的研究者冷玥博士和朱艳梅博士,将达纳基金会出版的Neuroeducation:learning,arts,and the brain一书翻译成了中文,我感到十分可贵,应该予以祝贺,应该表示支持。
神经教育学诞生于世纪之交。2003年,国际脑、心智、教育学会正式成立。在21世纪里,神经教育学得到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公认的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担任过奥巴马科学教育顾问的麻省理工学院诺贝尔奖获得者,维曼教授明确地指出:21世纪的教育发展方向就是将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相互推动的转换研究领域。
这本书是达纳基金会资助的一个项目结束时的总结。项目的主要研究者和他们的梯队,不少是我们熟悉的,这个领域里的顶级专家,如研究注意神经回路的俄勒冈大学的波斯纳教授,研究儿童气质的哈佛大学的卡根教授等。但是,出版这本书的时候,还处于对这个问题研究的初期,因而内容的重点不是研究的结论,而是研究的思路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在这以后,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对照起来阅读,一定会给读者带来许多启示。
正如哥伦比亚大学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坎德尔教授指出的:现在是教育发展的绝好时机,关键是需要你掌握住新的发展方向。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够有助于唤起我国教育界,包括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和进行教育实践的一线教师,对神经教育学研究的重视,以推动这个领域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2015年9月于南京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