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侯光炯画传 - 西南大学学人画传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侯光炯画传 西南大学学人画传丛书
ISBN:978-7-5621-7870-5 条码:
作者: 张晓华,郭兰,刘润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92.00  折扣价:¥87.40
折扣:0.95 节省了4.6元
字数: 100千字
出版社: 西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6-04-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是“西南大学学人画传丛书”之一。本书以照片为主,文字为辅,从“赤子之心、报国之志”“扬鞭奋蹄、寤寐求索”“精心教书、诚心育人”“服务农业、躬身实践”“美满生活、多彩人生”“风范人间、高山仰止”六个方面,全面展现侯光炯院士的人生轨迹、科研成就和学术思想,宣传他为改变我国农业科学的落后状况而奋斗的艰苦历程以及矢志不移的爱国奉献精神。

作者简介:
张晓华,1971年出生于四川泸县,硕士研究生,副研究馆员。现于西南大学档案馆从事校史编工作。 

章节目录:
图书目录*:
赤子之心 报国之志
艰辛的童年 / 003
坎坷求学路 / 004
扬鞭奋蹄 寤寐求索
开创性地提出“水稻土”概念 / 010
走中国自己的土壤研究之路 / 012
提出“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 / 020
提出自然免耕新技术 / 024
精心教书 诚心育人
四川大学执教 / 035
西南农学院任教 / 040
严谨治学 / 046
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 050
甘为人梯 / 059
桃李满天下 / 063
服务农业 躬身实践
一生痴迷土壤 / 075
扎根农村 / 082
以农民为友 / 097
拜农民为师 / 102
无私奉献 / 106
淡泊名利 / 112
美满生活 多彩人生
美满的姻缘 / 123
丰富多彩的人生 / 145
高山仰止 风范人间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 173
永远的丰碑 / 175
附录
侯光炯年谱 / 187
参考文献 / 197
后记 / 198

精彩片段:
由侯光炯执笔,用英文写出了《江西省南昌地区潴育性红壤水稻土肥力的初步研究》。这是中国第一篇以水稻土为对象的专题研究论文,翁文灏所长读后认为其极具特色,批准侯光炯带着这篇论文和几年来从全国各地采集并经过精心制作的32个土壤标本参加第三届国际土壤学大会。
1935年7月,第三届国际土壤学大会在英国牛津大学召开,中国派出侯光炯等3人代表中国第一次参会。侯光炯在大会上宣读论文《江西省南昌地区潴育性红壤水稻土肥力的初步研究》,开创性地提出“水稻土”这一特殊的概念,受到国外同行的瞩目。作为第一个登上国际土壤学讲坛的中国人,侯光炯在国际土壤科学史上为中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土壤科学在国际土壤学界占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1956年10月,第六届国际土壤学大会在布达佩斯召开,侯光炯带着他的研究论文《四川盆地内紫色土的分类与分区》再次在大会上宣读,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也就是在这届大会上,他20年前提出的“水稻土”理论得到正式确认,国际土壤学会决定成立水稻土专门研究小组。水稻土的研究从此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