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设计色彩学 - 新概念广告与品牌设计书系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设计色彩学 新概念广告与品牌设计书系
ISBN:7-978-5621-7534-6 条码:
作者: 郭茂来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55.00  折扣价:¥52.25
折扣:0.95 节省了2.75元
字数: 250千字
出版社: 西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 184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5-1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设计色彩学》是一本设计类学生使用的教学书籍,该书将设计色彩的相关问题分为九个部分来介绍。作者首先阐述色彩产生的原因,然后介绍色彩的定性和精确定量的基本方法,接着介绍色彩混合的类型,规律和原理,第四部分介绍一些视觉规律,第五部分探讨色彩的造型结构,第六部分研究色彩的象征、抒情、感染、联觉等方面的特点,随后讲述设计色彩的和谐理论和运用方法,再后介绍色彩与设计的关系,以及一些色彩设计方法,最后介绍色彩的创新和流行,随书推荐了一些阅读书目。
该书作为设计类学生使用的图书,它从物理学、生理学、应用工程学、美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色彩语意学、社会学、市场学等不同角度,结合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有条理的阐述了设计色彩的相关问题,让学生仔使用中从不同领域了解设计色彩学的各种问题。

作者简介:
郭茂来,现为嘉兴学院设计学院工业设计教授,《装饰》杂志社特约撰稿人,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工业设计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形态构成学、视觉传达设计。

章节目录:
第一章 色彩性质 01
第二章 色彩标示体系 18
第三章 色彩混合 28
第四章 色彩视觉规律 42
第五章 色彩调子 59
第六章 色彩心理 85
第七章 色彩和谐 112
第八章 设计色彩 129
第九章 色彩创新与流行 154
推荐阅读书目 176

精彩片段:
第二章
色彩标示体系

科学家和色彩学家为了让人们更加方便地识别、理解色彩,科学、合理地应用色彩,不断尝试以不同的结构来标示色彩的关系。
最早对色彩秩序进行科学梳理,并构成标色体系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牛顿参照光谱的秩序,将从白光中分解出来的红、橙、黄、绿、蓝、紫六种色彩的头尾相连,制成一个圆环状的色相环。这种简约、明确的牛顿色环成为之后所有色彩标色体系的基础。
1905 年美国色彩学家蒙塞尔受到地球仪的三维空间启发,采用立体模型把色彩三种属性的变化全面而系统的在《蒙塞尔色彩图谱》中标示出来,因此该色彩图谱也就被人们称为“蒙塞尔色立体”。
1921 年出版的《奥斯瓦尔德色彩图册》是由德国色彩学家、化学家奥斯瓦尔德设计的,这个色彩图册在习惯中被人们称为“奥斯瓦尔德色立体”。1951 年财团法人日本色彩研究所制定的《色的标准》,在习惯中被称为“日本色研色立体”。
这些影响广泛的色彩标示体系各自有不同的特点。
牛顿色环高度精练,方便理解和记忆。
蒙塞尔色立体的色彩数据比较重视物理学角度的精确性。
奥斯瓦尔德色立体所标示的色彩数据比较概括,结构规律容易掌握,比较方便人们在应用中操作。
日本色研色立体的六个主色与牛顿色环一致,便于记忆和运用,同时还加入了色调的概念,并将明度和纯度两种属性的变化综合考虑,能够通过编号对色彩形成一个基本概念。

2.1 牛顿色环

色彩学家为了让人们更加方便地识别、理解和应用色彩,纷纷尝试以不同的结构来标示色彩的关系。在各种色彩标示体系中,影响比较广泛的有,牛顿色环、蒙塞尔色立体、奥斯瓦尔德色立体,以及日本色研色立体。
最早对色彩秩序进行科学的梳理,并且构成标色体系的是物理学家牛顿。牛顿为了方便对色彩的研究和标示,参照光谱的秩序,将从白光中分解出来的红、橙、黄、绿、蓝、紫六种色彩的头尾相连,制成一个圆环状的色谱。这个圆环状的色谱通常被称为色相环,也被称为牛顿色环(见图2-1-1)。
牛顿色环之所以采用红、橙、黄、绿、蓝、紫这六种色彩,而不是他所定义的色光谱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主要是从实用角度来考虑的。虽然,在牛顿的这个色相环中,没有将他所定义的色全部罗列其中,但是,从理解色彩,以及对色彩实际应用的角度而言,这个由六种色彩构成的色环,比将七种色彩全部列入其中具有更明确、更实用、更方便等十分显著的优越性。
在这个由六种色彩构成的色环上,每一个色彩与其相对应的一方,正好呈现出互补的色彩关系。在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这三对互补的色关系中,红与绿是所有色彩中,对视觉刺激最强烈的一对色;蓝与橙分别是色环上冷色与暖色的两个极端,是所有色彩中冷暖对比最强烈的一对色;黄与紫分别是色环上明度最高和最低的色,也是有彩色系中明度对比最强烈的一对色。因此,明确而高度简约的牛顿色环,就成为长期以来人们辨别和标示色彩时,最经常使用的基本工具。
虽然对于一般公众而言,牛顿色环具有高度简约,便于理解、便于识别和便于记忆的诸多优点。但是,对于美术、艺术设计,以及印刷、印染和建筑装饰材料等一些在应用中,经常需要对色彩特征进行精细区分和标示的行业而言,这个仅仅标示出六种色彩的色环,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局限性。因为,只有六种色彩的色环,无法综合地标示出客观世界极为丰富的色彩差异,不能充分满足色彩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在色彩的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有一些能够充分展示出色彩相貌、明暗和纯度特征,能够直观了解不同色彩的差别和内在联系,并且具有综合性、立体化特点的色彩标示方法(见图2-1-2)。
尤其是从应用工程的角度而言,对于综合、立体的色彩标示方法的需要,就更显得更加迫切。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