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
|
ISBN: | 978-7-107-26674-4 |
条码: | |
作者: |
顾明远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小16开 |
定价: |
¥32.00
折扣价:¥30.40
折扣:0.95
节省了1.6元
|
字数: |
138千字
|
出版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页数: |
192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11
|
出版日期: |
2016-08-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系统总结了我国教育改革取得的经验,厘清了我国教育领域中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产生的复杂背景。 ·本书对当下我国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历史性的深入反思,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未来我国教育改革的路向。 ·本书对于我国教育理论的一些重大问题特别是素质教育问题做出了回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 ·作者特别倡导:“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是作者本人的教育信条,也是作者对走出中国教育困境的回答。
|
作者简介: |
顾明远 1929年生,江苏江阴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暨比较教育分会理事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副主席。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人民教师”等称号。香港教育学院、澳门大学、日本创价大学名誉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名誉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教育、教育基本理论、基础教育等。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培养中外硕士博士60余名。许多著作对中国教育理论和政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时也获得了多项奖励。
|
章节目录: |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2016年教师节前夕,《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顾明远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奠基人、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为总结、学习和研讨顾明远先生的教育理论创新成果和教育改革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于2016年8月24日共同主办了《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出版座谈会暨首发式。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系统总结了我国教育改革取得的历史经验,厘清了我国教育领域中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产生的复杂背景。它对当下我国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历史性的深入反思,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未来我国教育改革的路向,对于我国教育理论的一些重大问题特别是素质教育问题做出了回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作者特别倡导:“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是作者本人的教育信条,也是作者对走出中国教育困境的一个回答。 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理事长郭戈代表人教社致辞,并介绍了本书编辑出版情况。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中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翟博,北京明远教育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石中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教授冯增俊等专家先后发言。来自全国各地教育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和大中小学教师、校长、教育管理人员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编辑室主任刘立德主持。与会人员深入探讨了《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的重要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并紧密结合这本书的具体内容阐发了顾明远先生在教育理论创新领域的巨大贡献。大家认为,这本书是顾明远先生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最新结晶,世界上不少教育家是教育理论家与教育实践家的完美结合,顾明远先生正是这种“完美结合”的杰出典范,他矢志不移地致力于教育理论创新的风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怀值得大家学习,他一直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育行为值得大家效仿,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理论值得教育学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挖掘,而他“中国教育路在何方”这个振聋发聩的“顾明远之问”更会激励成千上万的教育者共同探索中国未来教育之道。 最后,顾明远先生致答词,并和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保存、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中心副总经理陈志辉分别代表作者、北师大、人教社向基础教育界代表赠书。 据悉,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出版教育理论图书领域影响巨大,《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理论图书中最新的一种,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北京师范大学长期合作的最新成果。该书集理论性与可读性于一体,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内容丰富,哲理深刻,适合广大中小学教师、师范院校师生、教育科研工作者、教育管理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