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的世界——从孔子到梁漱溟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中国教育家的世界——从孔子到梁漱溟
|
ISBN: | 9787566609168 |
条码: | |
作者: |
杜钢 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
开本: | 0 |
定价: |
¥29.00
折扣价:¥27.55
折扣:0.95
节省了1.45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河北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5-06-01 |
|
内容简介: |
在中国教育数千年绵延不息的□□长河中,教育家的涌现可谓璨若繁星、代不乏人,而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蔡元培与梁漱溟等九位,则更是其中之特别光彩夺目者,《中国教育家的世界 从孔子到梁漱溟》带领读者走入他们的世界,可以充分领略到中国教育家的独特风貌,并对其成长规律达成本质认识。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前言 第一章 孔子 第一节 孔子: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以教导为人大道为职业的教育家” 第二节 自我评价:解读孔子教育家形象的一个独特视角 第三节 孔子之学是一种“为己之学” 第四节 孔子施教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老子 第一节 老子:中国隐逸式教育家的原始典范 第二节 老子教育体系的核心概念 第三节 老子教育理念的基本诉求 第三章 孟子 第一节 孟子的个性特征与其教育家形象的塑造 第二节 孟子教育体系的性善论基础 第三节 孟子的学问之道 第四节 孟子的君子之教 第四章 庄子 第一节 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教育家 第二节 庄子的教育理想 第三节 庄子的教育智慧 第五章 董仲舒 第一节 董仲舒:经学教育家的典型代表 第二节 董仲舒教育体系的天人感应论基础 第三节 董仲舒的基本教育主张 第六章 朱熹 第一节 朱熹:理学教育的集大成者 第二节 朱熹的为学之道 第三节 朱熹的施教之道 第七章 王守仁 第一节 王守仁充满传奇色彩的教育家生涯 第二节 王守仁教育体系的心学基础 第三节 王守仁的基本教育命题 第八章 蔡元培 第一节 学生与朋友视角中的蔡元培教育家形象 第二节 蔡元培的新教育理念 第三节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的改革 第九章 梁漱溟 第一节 梁漱溟:“我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的乡村教育家 第二节 梁漱溟的中西文化与教育比较理念 第三节 梁漱溟的儒家教育理论与实践 后记
|
精彩片段: |
《中国教育家的世界 从孔子到梁漱溟》: 第四节 孔子施教的基本方法 孔子是第一个为了社会改造和进步而终生从事教学的人。孔子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够从自我修养中获益。他开创了一门人文课程,教授那些可能成为领导者的人,他把教育的大门向所有的人敞开。他界定求学不仅是获取知识,而且是塑造人格。这个似乎很世俗的人文主义计划,其精神价值在于蕴含着一种信念:普通人的自我转□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以实现的。对于□□上的孔子而言,教育的最初功能是为君子提供恰当的训练。这在本质上是自我不断完善,并和社会持续互动的一个训练过程。 孔子的施教在其所处的春秋时代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施教风格不仅有别于当时的官学教师,而且也不同于一般的私学教师。孔子是一个终生追求大众幸福和社会进步的教师。他相信所有人都可经由有效教育的途径实现自我完善,并将人的品格的完满塑造,而非单纯知识的获取,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基于此,孔子向一切人平等开放其教育,同时,孔子也冀望于通过施加给学生良好的教育,使其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君子,以为社会大众谋求福祉。教学对孔子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更是他由衷热爱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终其教师生涯,孔子都在自觉自然地践行着“诲人不倦”的施教风格。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