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作为政治的传播(新闻传播学文库;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 中国新闻传播解释史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相关类别图书
作 者:赵云泽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用 途:
中 图: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专 业:
制 品:图书
读 者:
最新可供书目

战争与文明: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本书读懂30部管理学经典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传播十讲

苏州大学出版社


人文职场英语(第2版)学生用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数字时代的银龄行动——亚太地区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现状调研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书名: 作为政治的传播(新闻传播学文库;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中国新闻传播解释史
ISBN:978-7-300-24165-4 条码:
作者: 赵云泽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59.80  折扣价:¥53.82
折扣:0.90 节省了5.98元
字数: 276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241654 每包册数: 8
出版日期: 2017-05-15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相关评论

内容简介:
《作为政治的传播:中国新闻传播解释史》以全新的视角书写中国新闻传播史的发展。一部新闻传播的历史就是一部政治传播的历史,新闻传播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与政治紧密相联。本书论从史出,将大历史观的视野和精细的史实相糅合,磨砺出一部传世新闻传播史核心价值的作品,史料扎实,别开生面。
本书俯览整个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长河,考察上起先秦时期的采风活动,下至当下社交媒体的风行现象。通过作者的挖掘和再现,一条“政治传播”的历史脉络脱颖而出:着先秦时期的传播活动具有显著的辅佑政事、延揽民意的功能,进入封建社会后,随着统治者娴熟应用传播之术,新闻媒介多数成为统治工具;近代以来中国门户被迫打开,新闻媒介又渐次扮演着新知与意识形态桥梁、启蒙与解放工具的角色;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媒介更是在政治生态之中跌宕沉浮;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新闻传播业又在政治和市场的双重规制中演进;当下的媒介革命中,新的传播模式也给既有政治秩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部历史深刻地阐释着“传播即政治”的命题。作者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历史脉络清晰,逻辑贯通,是一部视角独特的学术专著。

作者简介:
赵云泽 男,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助理,史论部副主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新闻春秋》杂志副主编;《国际新闻界》杂志栏目主持;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访问学者。学术经历涵盖了新闻传播史论及新媒体传播等方面,成果集中于媒介融合、互联网舆论、时尚传播、中国新闻传播史等领域;擅长从历史的视野对现实问题进行剖析,研究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已完成数部专著、教材,发表50多篇中英文论文。多次获奖。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纵向课题,以及服务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舆情研究方面的横向课题。

章节目录:
第一章 诞生:辅佑政事与延揽民意的传播活动
第一节 史官记事
第二节 官方文书通讯
第三节 采风
第四节 乡校议政

第二章 作为统治工具的传播媒介
第一节 露布
一、露布形态的演变
二、露布的功能
第二节 榜、制(诏)书、悬书、扁书
第二节 从情报通讯到官方媒介的邸报
一、邸报的产生
二、邸报的演化
第四节 民办的小报

第三章 作为新知与意识形态桥梁的在华外国人报刊
第一节 媒介自身便为“新知”
一、西人带来的媒介技术革命
二、通讯、交通技术使时间战胜空间
三、现代报刊理念的引入
第二节 报刊作为连载的“百科全书”
一、南洋漂来的西学
二、传播西学的集大成者——《万国公报》
三、其他在华外国报刊传播新知的概况
第三节 作为意识形态桥梁的外人报刊
一、启蒙言论自由
二、介绍政治制度与宣传主权在民
三、中国问题的讨论
四、外报在华的复杂情愫

第四章 作为启蒙与解放工具的新式报刊
第一节 知识话语权的唤醒与突破
一、报禁的突破
二、报刊的唤醒与启蒙
第二节 “改良”抑或“革命”?
——一场关于如何“解放”的辩论
一、报刊作为解放的武器
二、“改良”还是“革命”?
第三节 妇女报刊与“女性解放”
一、妇女报刊与女报人的出现
二、妇女解放思想的宣传

第五章 作为公共领域的民国文人报刊
第一节 文人办报与公共领域的酝酿
一、近代知识分子的转型与文人报刊崛起
二、文人报刊对民国公共领域的构建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报刊对公共领域的构建
一、文人的“呐喊” ——新文化运动时期言论空间的开创
二、文人报刊对新文化公共论坛的构建
三、报刊的编读交往的形成
第三节 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进一步成熟
一、秉持“四不主义”的新记《大公报》
二、文人报刊的绝唱——关于“第三条道路”的讨论
第六章 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大众传播媒介
第一节 从“争取自由”到“专制工具”——中国资产阶级新闻观
一、反封建的阶级斗争工具
二、从“标榜自由”到“专制工具”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报模式的确立
一、中国无产阶级早期报刊实践及办报理念
二、党报理论体系的建立
三、“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强调
第三节 政治运动中的大众媒介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闻业改造和政治批判
二、大众传播不断“左倾”的十年
三、“文革”浩劫之下的新闻业

第七章 在政治和市场双重压力下的大众传播媒介
第一节 新闻界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传媒业走向市场运作
一、《市场》报的诞生和报刊广告的重现
二、读者调查——受众话语权的提升
三、“利改税”——媒体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
第三节 《苦恋》风波——政治批判的降温
第三节 新闻与宣传关系的讨论与深度报道的兴起
一、新闻与宣传关系的讨论
二、“渤海二号”事故报道——负面新闻的突破
三、深度报道的兴起
四、舆论监督的加强
第五节 “正面宣传为主”的强化
第五节 从对“报纸商品属性”的肯定到“传媒产业化”
第六节 市场化报业的迭进与“繁荣”
一、周末版、周末报的热潮
二、晚报的复兴
三、都市报的勃兴
四、厚报时代的来临
五、报业集团化之路
第八节 电视新闻:从“新闻立台”到“娱乐至死”
一、电视新闻的“深度”改革
二、娱乐节目的泛滥

第八章 媒介革命
第一节 作为“第四媒体”兴起的互联网
第二节 中国互联网公共空间的形成及其特性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先锋话语上的互动与合作
二、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
三、网络话语权的阶层性
四、政府与民众协商机制的出现
五、中国网络公共空间的局限性
第三节 记者职业地位的陨落
一、“自我认同”的贬斥:从“无冕之王”到“新闻民工”
二、“社会认同”的错位:是“舆论监督者”还是“社会建设的参与者”?
三、陨落的不仅仅是地位
第四节 消解在互联网语境中的深度报道
一、从“独家的深度”走向“众说的深度”
二、从“居高临下的说教”走向“平等参与的讨论”
三、从“他把关的深度”走向“自把关的严肃阅读”
第五节 传统媒体衰落的结构性原因和社交媒体的兴起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多数传统型媒体成为冗余的资讯生产机构
二、机构刻意维持的臃肿的传统型媒体
三、摆脱控制的“新新媒体革命”

结语:“传播即政治”
一、在“民主”和“专制”两种框架之下演进的新闻传播媒介
二、“看得见”的新闻传播媒介与“看不见”的新闻传播媒介
三、作为“新知”“启蒙”与“解放”工具的新闻传播媒介
四、阶级斗争与新闻传播媒介
五、疲惫的受众与媒介革命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