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下册) - 培文·历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系列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内容简介: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观的代表作之一。当今世界极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第三世界有经济增长而无经济发展、与第一世界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其自身内部的贫富差距也在日益加大,究其因,在于第三世界是西方自身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问题不单单是第三世界欠发达,还有第一世界过度发达或畸形发达,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所以全球问题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和处理。本书从全球视野出发,将第三世界看成西方世界自身的一部分而非只是其殖民地,考察了第三世界在1400—1980年间的历史发展进程。作者将第三世界视为一个流动的整体,按照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对其进行解释,细致地勾画出西方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形成和扩大之间的相应联系,深入剖析了第三世界的经济依附和地理演变,并从广阔的角度探讨了第三世界革命运动的整体发展趋势。
|
作者简介: |
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tavrianos,1913—2004),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加州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全球史观”的倡导者,因其杰出的学术成就而荣获古根海姆奖、福特天赋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代表作为“全球史观”三部曲:《全球通史》《全球史纲》《全球分裂》。
|
章节目录: |
作者前言 第一编 第三世界的出现(1400—1770)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商业资本主义和新大陆殖民主义的时代 第三章 第三世界在东欧的开端 第四章 第三世界在拉丁美洲的开端 第五章 非洲:一个外缘地区 第六章 中东:一个外缘地区 第七章 亚洲:一个外缘以外的区域 第二编 第三世界: 一个全球性体系(1770—1870) 第八章 工业资本主义和渐趋衰落的殖民主义的时代 第九章 拉丁美洲的新殖民主义 第十章 非洲:从奴隶贸易到合法贸易 第十一章 中东进入第三世界 第十二章 印度进入第三世界 第三编 第三世界:一个全球性体系(1870—1914) 第十三章 垄断资本主义和全球殖民主义的时代. 第十四章 非洲进入第三世界 第十五章 中国进入第三世界 第十六章 俄国进入第三世界 第十七章 日本的例外情况. 第十八章 第三世界反抗运动(早期阶段—1914年) 第四编 第三世界争取独立的斗争:20世纪 第十九章 防御性垄断资本主义、革命与新殖民主义的时代 第二十章 第一波全球性革命浪潮(1914—1939):发轫于1917年俄国革命 第二十一章 第一波全球性革命浪潮(1914—1939):革命在全球范围的展现 第二十二章 第二波全球性革命浪潮(1939—):1949年中国革命的发端 第二十三章 第二波全球性革命浪潮(1939—):全球性革命现象 第二十四章 共同的认识 参考文献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