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引导: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专业分流研究 -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论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选择与引导: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专业分流研究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论丛
|
ISBN: | 978-7-5622-7943-3 |
条码: | |
作者: |
谭颖芳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6.00
折扣价:¥39.10
折扣:0.85
节省了6.9元
|
字数: |
230千字
|
出版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248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高校大类招生改革为背景,基于对“211工程”高校专业分流现状的调查,分析了高校专业分流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剖析了高校专业分流的现实困境及其根源,进而探讨了高校专业分流的未来走向。本书认为,高校专业分流是学生选择与高校引导双向互动的过程,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分流结果的满意度,还要关注分流后的学生专业承诺水平,即建立高校专业分流长效机制。
|
作者简介: |
谭颖芳,女,1988年9月生,湖南衡阳人。201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教育研究与实验》编辑。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教育与社会发展、比较教育。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多项研究,在《高等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2016年荣获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
章节目录: |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设计 第一章理论探讨:作为研究议题的高校专业分流 第一节高校专业分流研究的概念厘定 一、高校专业 二、大类招生 三、高校专业分流 四、学生专业选择 五、高校专业分流引导 第二节高校专业分流研究的理论支点 一、从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视角认识学生专业选择 二、从主体间性理论视角理解学生专业选择与高校分流引导 三、从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视角探究高校专业分流系统 第三节高校专业分流的评价依据 一、学生专业选择的自主性 二、高校分流引导的合理性 三、专业分流效果的长效性 四、专业分流系统的共生性 第二章当代形态:我国大类招生高校专业分流的实施状况 第一节我国大类招生高校专业分流的现状概览 一、专业分流实施高校区域分布 二、专业分流实施高校类型分析 三、专业分流实施学科类型分析 四、高校专业分流实施类型分析 第二节我国大类招生高校专业分流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设计 二、样本中专业分流基本情况 三、高校专业分流的实施效果 四、高校专业分流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现实之窘:我国大类招生高校专业分流的困境 第一节我国大类招生高校专业分流的困境之形:基于问卷调查的拓展分析 一、学生专业选择自主性不强 二、高校分流引导合理性不足 三、专业分流效果忽视长效性 四、专业分流系统缺乏共生性 第二节我国大类招生高校专业分流的困境之源 一、认知障碍:价值取向与操作理念的偏宕 二、体制障碍:对传统专业教育的路径依赖 三、环境障碍:教育规模扩张中的资源约束 第四章未来之路:我国大类招生高校专业分流改革 第一节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专业分流的未来取向 一、高校专业分流范式:“学生选择”耦合“高校引导” 二、高校专业分流思维:“工具理性”融合“价值理性” 三、高校专业分流定位:“选拔性”转向“衔接性” 四、高校专业分流改革:“系统自治”迈向“系统共治” 第二节高校专业分流系统的自我提升 一、重视专业分流政策设计 二、培育学生专业选择能力 三、加强专业分流程序指导 四、建立专业分流长效机制 第三节高校专业分流外部环境的优化 一、构建多元递进的课程体系 二、完善柔性灵活的管理制度 三、开展自主科学的专业建设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高校专业分流调查问卷 A校化学学院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的通知 D校关于启动2014年全校性专业选择及中期分流工作的通知 E校大类招生的本科学生主修专业确认工作实施办法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