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本质界说中的审美问题研究 - 文学理论批评建设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文学本质界说中的审美问题研究
文学理论批评建设丛书
|
ISBN: | 978-7-5622-8085-9 |
条码: | |
作者: |
万娜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32开 |
定价: |
¥25.00
折扣价:¥21.25
折扣:0.85
节省了3.75元
|
字数: |
200千字
|
出版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248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一本对中国当代文学观念与审美之间的关系做专题性研究的著作,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审美”在中国当代文学观念中呈现的复义含混样态;第二部分着重对我国近三十年来文学观念中出现“审美论”倾向的原因加以思考和阐释;第三部分对文学理想型关注“文学应该是什么”的设问方式作出勾勒;第四部分反思“审美现代性”作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伴生的文化特性对于“审美”与文学观念联姻的影响。文学观念是对“文学是什么”没有尽头的思考和阐释,而与其结缘的“审美”,将会在这一思考和阐释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反思、辨析、扬弃、颠覆以及再创造。
|
作者简介: |
万娜,1980年生,湖北武汉人,2002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2009年获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章节目录: |
绪 论 一、文学本质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二、文学与审美 三、文学本质界说与审美问题 四、中心议题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复义含混:审美与文学本质的多棱镜 第一节 审美与反映 一、从八十年代的两本文学理论教材说起 二、反映论文学观与唯物史观在我国的接受状况密切相关 三、审美反映论的出场 第二节 审美与表现 一、“表现”与“反映”在文学观念中的交织现象 二、表现论文学观中的“主体” 三、向“形式”过渡的审美表现论文学观 第三节 审美与形式 一、“内部研究”与文学观念中的形式本体论倾向 二、被“形式”改写的“审美”内涵 三、“形式”中的结构与语言 第二章 审美偏至:文学经验向审美体验滑动 第一节 文学体验与文学的审美体验 一、指向现实世界的文学体验 二、指向作家的文学体验 三、指向文本的文学体验 四、指向读者的文学体验 第二节 文学经验中的审美话语 一、文学经验不等于文学体验的积累 二、审美体验只是文学体验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三节 文学经验的结构质态 第三章 乌托之邦:审美与文学理想型 第一节 审美与文学理想型的自由品格 一、新时期文学理想型的借鉴:“主体性”与“自由” 二、“审美自由”的逻辑自洽性问题 三、“审美超越论”遗留的问题 第二节 审美与文学理想型的否定品格 一、审美的文学观念中的“否定”意味 二、“否定”与“穿越” 第三节 文学理想型之理想的审美化 第四章 未解难题:审美与文学理论现代性 第一节 “现代性”是一种叙事方式 一、我国文学理论现代性叙事中的叙述者 二、我国文学理论现代性叙事的叙事结构 第二节 审美成为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 一、我国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型与审美本质论的出场 二、“审美”作为文学本质核心要素的短板 第三节 审美现代性与文学理论现代性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