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学 - 金融证券类精品图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投资学
金融证券类精品图书
|
ISBN: | 730205830X |
条码: | |
作者: |
朱宝宪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9.00
折扣价:¥37.05
折扣:0.95
节省了1.95元
|
字数: |
534千字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2-09-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各类证券投资的理论与实务。全书分为4个部分:第1章至第3章分析了投资理论发展的简史、股票与债券的发行、证券的基本交易机构与机制、股票指数的编制与证券的信用评级;第4章至第7章介绍了证券资产组合的选择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单指数与多因素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第8章至第10章考察了股票投资的理论,包括股票的基本面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和股价的估值;第11章至第18章分别讨论了债券、期货、期权与基金的收益风险特征及债券的久期理论、期货、期权的定价理论和基金的业绩评估理论。本书的特点是结构严谨规范,内容新颖详实,叙述深入浅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本书适于作财经类院系和管理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和MBA学生的投资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对证券投资的理论与实务有兴趣的证券投资的监管部门、证券分析与研究人员、证券从业人员和普通的投资者自学与阅读。 本书的特点是结构严谨规范,内容新颖详实,叙述深入浅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本书适于作财经类院系和管理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和MBA学生的投资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对证券投资的理论与实务有兴趣的证券投资的监管部门、证券分析与研究人员、证券从业人员和普通的投资者自学与阅读。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目录CONTENTS序言1
第1章投资学导论1
1.1投资的意义与投资的环境1
1.1.1投资的意义1
1.1.2投资的场所4
1.2投资的参加者与投资的对象7
1.2.1投资的参加者7
1.2.2投资的对象9
1.3投资理论的发展13
1.3.1早期的投资理论13
1.3.2资产组合与定价理论18
1.3.3有效市场理论22
1.3.4资本结构与期权定价理论25
本章要点27
本章关键词28
第2章证券的发行30
2.1股票的公开发行30
2.1.1股票的首次公开发行30
2.1.2美国的股票公开发行35
2.1.3首次公开发行的方式37
2.2二板市场与私募39
2.2.1股票在二板市场的发行39
2.2.2股票与债券的私募42
2.3债券的发行方式44
2.3.1短期国库券的拍卖发行44
2.3.2中国发行国库券的方式47
本章要点49
本章关键词50
第3章证券的交易51
3.1证券交易所51
3.1.1证券交易所的结构51
3.1.2我国证交所的股票交易53
3.1.3美国的证券交易所54
3.2股票指数57
3.2.1股票指数的功能57
3.2.2股票指数的分类60
3.2.3股票指数的编制与计算61
3.2.4中外主要股票指数65
3.3证券信用评级69
3.3.1证券信用评级的作用与过程69
3.3.2美国信用评级机构与评级标记73
3.3.3标准普尔公司信用评级的方法与重点74
附录证券监管机构77
本章要点81
本章关键词82
[]目录投 资 学[]目录投 资 学第4章证券的收益与风险83
4.1收益的计算83
4.1.1单利与复利83
4.1.2应计利息与税后收益87
4.1.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89
4.1.4连续复利的计算 90
4.1.5贴现值的计算91
4.1.6各类投资收益的状况93
4.2风险与风险溢价96
4.2.1风险及风险的测度96
4.2.2历史数据中的风险溢价水平98
4.3风险厌恶与投资选择100
4.3.1风险厌恶100
4.3.2投机与赌博101
4.3.3风险厌恶与效用价值102
4.3.4风险指标的证明106
本章要点108
本章关键词109
第5章投资组合的选择110
5.1资产组合的涵义与计算110
5.1.1资产组合的涵义110
5.1.2资产组合的计算111
5.2资本配置决策115
5.2.1风险资产与无风险资产的结构115
5.2.2资本配置线的分析116
5.2.3最优资本配置118
5.3最优风险资产组合121
5.3.1分散化的分析122
5.3.2两种风险资产的资产组合124
5.4三种资产的资产组合129
5.4.1三种资产的最优配置原则129
5.4.2三种资产最优配置的一般原则132
本章要点135
本章关键词136
第6章证券定价理论137
6.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37
6.1.1CAMP模型的基本内容138
6.1.2CAMP模型的推导过程139
6.1.3CAMP模型的意义与运用145
6.2单指数模型与多因素模型146
6.2.1单指数模型的基本内容146
6.2.2单指数模型举例151
6.2.3多因素模型的主要内容153
本章要点155
本章关键词155
第7章证券市场理论156
7.1套利定价理论157
7.1.1投资套利的基本形式157
7.1.2投资套利理论的内容158
7.1.3投资套利理论的进一步推论161
7.2有效市场理论163
7.2.1有效市场理论的含义164
7.2.2有效市场理论的讨论166
7.2.3影响非常规收益的因素167
本章要点172
本章关键词172
第8章宏观基本面分析173
8.1宏观经济分析173
8.1.1宏观经济运行概要173
8.1.2宏观经济指标177
8.1.3宏观经济对投资的影响181
8.2行业分析187
8.2.1行业的概念与划分187
8.2.2周期敏感度因素与行业生命周期189
本章要点192
本章关键词193
第9章公司财务报表分析194
9.1几种基本的财务报表194
9.1.1公司的损益表194
9.1.2公司的资产负债表196
9.1.3公司的现金流量表199
9.2基本财务比率分析201
9.2.1股权收益率202
9.2.2股权收益率方面的比率203
9.2.3主要的财务比率205
9.3财务分析中的可比性问题210
9.3.1财务数据的可比性210
本章要点212
本章关键词213
第10章股票价值的估计214
10.1股价估计的红利折现模型214
10.1.1红利折现模型214
10.1.2红利折现模型的运用217
10.2股价估计的市盈率方法219
10.2.1增长前景的指示器219
10.2.2市盈率方法的运用222
10.3股价估计的其他方法224
10.3.1几种简要的估价方法224
10.3.2股价估计的自由现金流方法226
本章要点227
本章关键词228
第11章固定收益证券229
11.1中长期国债、政府机构债券与市政债券229
11.1.1中长期国债230
11.1.2联邦机构债券231
11.2公司债券233
11.2.1公司债券的基本特点233
11.2.2公司债券的定价234
11.2.3几种主要的公司债券235
11.2.4我国的企业债券238
11.3资产证券化债券240
11.3.1住宅抵押证券化债券241
11.3.2转递证券的收益与风险242
11.3.3抵押担保证券244
11.3.4资产支撑证券化债券248
附录货币市场工具249
本章要点253
本章关键词254
第12章债券投资的理论256
12.1利率期限结构256
12.1.1零息票式债券远期利率的推导256
12.1.2息票式债券的远期利率推导261
12.1.3不确定条件下的远期利率推导263
12.1.4债券期限结构理论265
12.2利率的久期267
12.2.1利率的敏感性分析267
12.2.2利率的久期分析269
12.3债券投资的管理273
12.3.1债券投资的消极策略273
12.3.2债券的免疫管理274
12.3.3债券的积极管理277
本章要点279
本章关键词280
第13章期货合约281
13.1期货合约的内容、机制与功能281
13.1.1期货合约的内容与特性282
13.1.2期货合约的机制283
13.1.3期货合约的功能286
13.1.4期货的套期保值举例289
13.1.5期货合约的交易机构290
13.2各种金融期货合约291
13.2.1股票类期货合约291
13.2.2国债期货合约296
13.2.3货币期货合约302
本章要点304
本章关键词304
第14章期货的价格决定306
14.1期货合约的价格决定306
14.1.1期货合约均衡价格的形成306
14.1.2期货合约均衡价格的扩展308
14.1.3期货价格与将来即期价格的关系311
14.2期货合约的投资策略312
14.2.1股票类期货合约的投资策略312
14.2.2国债期货合约的投资策略318
14.2.3货币期货合约的投资策略323
14.3互换协议324
14.3.1互换合约的基本结构324
14.3.2利率互换的形式325
14.3.3货币互换的形式327
本章要点329
本章关键词330
第15章期权合约331
15.1期权合约的基本内容331
15.1.1期权合约的种类332
15.1.2期权合约的风险与收益334
15.1.3期权合约的交易方式339
15.2指数期权合约与股票期权合约340
15.2.1股票指数期权合约340
15.2.2股票期权合约342
15.3利率期权合约与利率期货期权合约346
15.3.1美国中长期国债期权合约346
15.3.2利率期货期权合约347
15.4货币期权合约350
本章要点351
本章关键词351
第16章期权定价理论352
16.1期权定价的基本概念352
16.1.1有关期权价格的几个概念352
16.1.2期权合约的一些性质355
16.2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358
16.2.1简单的两状态期权定价模型358
16.2.2二项式定价模型360
16.3布莱克\|舒尔斯期权定价模型363
16.3.1布莱克\|舒尔斯期权定价模型363
16.3.2布莱克\|舒尔斯模型的扩展365
16.3.3布莱克\|舒尔斯模型的应用368
16.4期权投资策略370
16.4.1股票期权的抛补策略和对敲策略370
16.4.2股票期权的价差策略和双限策略373
本章要点375
本章关键词376
第17章证券投资基金377
17.1投资基金的基本情况377
17.1.1投资基金概况377
17.1.2投资基金的优势380
17.1.3基金的投资目标与策略382
17.2开放式基金的运作383
17.2.1基金的发行与交易383
17.2.2基金的定价与费率384
17.2.3基金的收益分配与清盘385
17.3指数基金的运作386
17.3.1指数基金的产生387
17.3.2指数基金的优势与业绩387
17.3.3指数基金的运作389
17.4对冲基金390
17.4.1对冲基金概述391
17.4.2对冲基金的业绩393
17.5我国的投资基金395
17.5.1我国基金的发展历程395
本章要点399
本章关键词400
第18章基金的业绩评估401
18.1业绩评估的几个方法401
18.1.1业绩的几种测度方法401
18.1.2各种评估方法的运用403
18.1.3各种评估方法的关系406
18.2资产组合业绩评估的两种情况408
18.2.1资产组合成分变化的业绩评估408
18.2.2资产组合的业绩贡献分析410
18.3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413
18.3.1资产组合的市场时机413
18.3.2资产组合的证券选择414
本章要点419
本章关键词420
主要参考书目421
|
精彩片段: |
序言
《投资学》一书终于完成了,掩卷细思,还有什么要说的?想来想去,还是说说我们面对的投资市场及市场中所存在的问题吧。
在改革开放后,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的1990年底算起,我国投资市场的出现只有不到12年的时间,如果从允许国库券转让和开始发行企业债券的1986年算起,也不过十六七年的历史。在这短短的十几年中,我国的投资市场从无到有,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主要体现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上,到2002年4月,沪、深两市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有1170家,发行B股的上市公司有112家,这些公司发行了1466亿股股份,筹集资金6759亿元。A股的总市值为45462亿元,流通市值为14882亿元。有6759万户持有股东账户卡,中国大陆的股市已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大股市。另外,这些年我国的投资基金、商品期货、国债和公司债券的投资都逐步发展起来,虽然发展的状况还不很令人满意。譬如,我国已有51只投资基金,但其中多数为封闭式基金,只有华安创新等三只开放式基金,管理的资产亦只有区区800亿元;在大连、上海和郑州三个期货交易所中现交易着小麦、籼米、大豆、铜、铝、天然橡胶等12种商品的期货合约,2002年4月时未平仓的合约为1147万手,成交额为3036亿元,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火爆景象相比,无论品种与成交额都有很大的萎缩;我国的国库券发行量巨大,深受投资者喜爱,但是品种单一,二级市场亦不活跃,最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国库券的柜台交易,由于网点有限,买卖仍不方便;企业债券是“起个大早,赶了晚集”,十五六年的时间,除了有政府背景、大银行担保的名曰公司债券,实则政府机构债券有一定的规模外,真正市场化、由公司信用作担保的债券少之又少。我国暂时还没有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发行的多数货币市场工具的交易;国债的品种还不完善;各种资产证券化的证券还有待创新;金融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工具的推出还需要创造条件。但是,应该说,通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创新,我们已经有了金融市场的基本框架,有了基本的交易品种,有了基本的管理法规和监管机构,公众有了强烈的投资意识,出现了大量的投资者,金融市场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
以上讲的是成就,但我们也应看到问题。譬如,品种单调、投机盛行、监管不严、风险过高,总之一句话,市场不规范。这里想就最近揭露出的一些事件,特别是证券从业人员和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违法、违规的事件来说明问题的性质及严重程度。
首先是刚刚由法院审结的中科创业案。中科创业的前身为1994年在深圳上市的康达尔,主业为饲料生产与养鸡业。1998年,康达尔股价变化,导致通过上千个人账户掌控了康达尔90%流通盘的庄家朱焕良深套,朱为解套找到业内颇有名气的分析师兼炒家吕梁,双方同意合作坐庄。吕以其拥有的三公司收购康达尔34.61%股权,加上朱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董事会改选,吕控制了该公司,并将公司改名为中科创业。然后一方面通过媒体将公司包装成“高科技+金融”的新型企业;另一方面,指使同伙以高息、回扣为诱饵通过证券营业部以股票作抵押向银行与机构大肆融资用来炒作中科创业股票。为了不断提供炒作的题材,中科先后收购了中西药业、岁宝热电和胜利股份,形成“中科系”,中科创业的股票由每股13元炒至84元。后由于朱焕良急于脱身,私下出售股票套现6亿~7亿元,中科股价连续10天跌停板,导致事件的爆发。案发后吕与朱潜逃,其同伙受到了审判。中科事件给投资者、银行与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在案发前,吕梁等人违法坐庄并没有引起市场的警觉,人们见怪不怪,许多机构与散户更把“跟庄”当作一种投机理念。整个操纵案涉及资金54亿元,牵涉到全国120多家急于赚取交易手续费和引资回扣的证券营业部,这些营业部还向吕梁等人有偿提供了1200多个股东卡,使坐庄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在整个事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而那些愿意进行委托理财的机构,有不少掌权人可能看中的是利息回扣,这也许是他们甘冒风险的重要原因。
[]序言投 资 学[]序言投 资 学其次是银广夏事件。银广夏是一家1994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靠贩卖电脑软盘起家的公司,先后3次配股,从市场“圈”走5.74亿元。由于管理混乱,决策失误,“圈”来的钱糟蹋殆尽,开始进行欺骗。1998年公司宣称它在津的子公司从德国进口一套叫做“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设备,产品大量出口。2000年的出口额为7亿元,公司该年的利润超过4亿,每股收益高达0.83元,公司股价在2000年内暴涨440%。但是经调查,这一切全是虚构!调查显示,从原料购进到生产、销售、出口,天津广夏伪造了全部单据,其中包括采购原料合同、购货发票、银行汇款单、出口销售合同等100多份关键财务文件。银广夏1999年虚构利润1.78亿元,2000年虚构利润5.67亿元!而真实情况是公司年年亏损。公司股票在停牌30天后复牌,出现了连续15天跌停,股价从30.79元跌至6.59元,蒸发掉市值68亿。使曾是中国上市公司50强的超级蓝筹土崩瓦解,投资者损失惨重,众多散户欲哭无泪,与之有关公司的股票也都暴跌。
最后,还有一夜衰败的郑百文事件。郑百文1996年上市,该公司称1996年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70万元,在同行业中名列全国前茅。1997年其主营规模和资产收益率指标在深沪上市的所有商业公司中均排第一。一时间,郑百文声名大噪,成为耀眼明星企业。然而,1998年郑百文即创下每股净亏2.54元的最高纪录,1999年郑百文1年亏掉9.8亿元,再创沪深股市亏损之最。调查表明,郑百文在上市之前就开始了赤裸裸的造假活动,专门组建了几个做假账的班子,做假上市。上市后3年内采取各种欺骗手段虚增利润1.439亿元。
像中科、银广夏和郑百文这样的违法、违规的事件在近年的中国股市中不胜枚举。譬如,受到中国证监会查处的亿安股票操纵案。广东4家公司自1998年10月起集中资金利用500多个股票账户大肆炒作亿安股票,最高时持有3001万股(占流通股的85%),一度将股价暴炒至126元,他们逢高出货仅余77万股,账面获利高达4.49亿元。事发后股价暴跌100多元,使众多中小投资者血本无归。譬如,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三九医药事件、济南轻骑事件、猴王集团事件,三九医药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超过25亿元,占公司净资产96%,直接威胁到上市公司的资产安全,而济南轻骑集团欠济南轻骑的款额也是25.8亿元,而猴王集团则欠猴王股份至少8.9亿元,另还以猴王股份担保借有巨额债务。还譬如正在调查处理中的东方电子案、蓝田股份案。上述这些事件或案件表明,由机构和大户主导的投资活动、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作法、证券从业人员的行为还有太多的不规范之处,集中表现在坐庄、操纵股价及“圈钱”上,他们的违法、违规行为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这些行为极大地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挫伤了他们投资股市的积极性。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8万亿元,有关金融部门负责人多次指出,如果居民储蓄中有10%的资金进入股市,我国的股市就会还有一个大的发展。根据投资理论可知,这一比率并不高,城乡居民将部分资金投资于股市、基金、债券,可以获得更好的保值、增值的作用。但是,其前提是他们投入的是一个相对规范的市场,面对的风险程度是他们自主选择的结果。因此,从发展与规范投资市场的角度看,投资者与证券市场相关的所有人员不仅有一个具备金融意识、投资意识的问题,还要有一个具备法制意识的问题。这是一个本书难以充分阐述但又十分重要的内容,故此,在这里稍加提及。
本书共18章,可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是前3章,分别介绍了投资导论、证券发行、交易所、股指编制和信用评级等证券投资的基础性知识,为投资理论与实务的学习提供必要的背景;第2部分为第4章至第7章,主要讨论证券收益与风险的计算、资本配置与证券选择、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单指数与多因素模型套利定价模型和有效市场理论等投资的基本理论;第3部分为第8章至第12章,分析的对象是股票和债券,既包括了关于股价的全部基本面分析的内容,也包括了各种债券的利率期限结构和久期的理论;第4部分为第13至第16章,考察的对象是衍生工具,这包括期货、互换和期权的各种投资工具和有关的定价理论;最后两章为第5部分,是关于投资基金的,一章介绍基金,另一章介绍基金的业绩评估理论。由于各高校春秋学期的授课时间多为16~18周,因此,本书适合于一学期的课程。如果说本书的写作有什么特点的话,只能是作者在写作时非常注意结构的规范与完整和内容的深入浅出,希望多数内容可以通过仔细的阅读就能把握。主要由于篇幅的原因,书后没有附练习题,而深入地把握有关的理论与实务往往是需要这种练习的。这多少也是本书的一个缺憾。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得到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系里许多领导和同事的热心指教和帮助,亦得到许多友人的鼓励;在此期间,家人也给了我很多的关心与照料,使我得以顺利地完成本书的写作。由于这是作者关于投资学的第一本教材,无论是学识或是经验都很不够,因此,错误与不足一定在所难免。我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
朱宝宪[]2002年6月23日于北京蓝旗营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