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图书《千年泗洲:中国手工纸的当代价值与前景展望》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图书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图书专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图书《千年泗洲:中国手工纸的当代价值与前景展望》
2024-11-07 11:03:49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千年泗洲:中国手工纸的当代价值与前景展望》(订购

陈刚 汤书昆 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编辑推荐

  在传统工艺、中国造纸史、图像分析交叉领域开展研究,将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应用于手工纸显微图像,在纸龄分析、匀度分析、成分测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高了分析的自动化,为纸质文物的无损或微损分析提供支撑。

内容介绍

  浙江手工造纸是在浙江独特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脉络中萌芽并发展起来的。与中国南方其他省区手工造纸起源较晚迥异,关于浙江手工造纸起源的历史记载很早,两晋时期就有相关的记载。自魏晋南北朝开始,随着北方移民的南迁,先进的学术文化和技术文明推动了浙江地域的快速发展,其很早便成为江南文人荟萃之地,文化与知识聚集现象突出。浙江早期手工造纸历史主要起源于当时的越州剡溪与会稽郡等地,由当地的藤资源催生的藤纸与当时引领中国文化发展的士人书画雅集等活动紧密结合,其中最著名的剡溪藤纸、会稽竹纸成为王羲之、谢安、桓温等全国性艺术大家和政治家的用纸。江南为多竹之地,唐宋时期,竹纸开始在闽浙一带兴起并流行,这一新的手工纸品类又让浙江的产纸量大幅上升,杭州(今富阳一带)成为宋代竹纸生产的中心。中国古代典籍、书画用纸多是采用传统造纸工艺手工制得的纸,即手工纸。手工纸的寿命决定了纸质文物的寿命,因此手工纸的分析是纸质文物保护的关键。

  本书立足中国富阳竹纸为代表性样本的手工造纸技艺的当代价值和前瞻路径,精选高等院校、研究与设计院所、相关学(协)会、文史类专业机构、非遗文创与科技文化类企业、独立学者等的研究成果24篇,探讨以宋代泗州造纸遗址群为重要标识的中国手工纸的保护理论、历史源流、技艺创新、科技解读、传承机制、创意应用,希望从多维度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手工造纸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激发中外有识人士从经典中国伟大科技发明角度参与构建新世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心。

作者介绍

  陈刚,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复旦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纸质文物的保护研究;兼任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传统工艺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工业美术设计协会理事;出版《中国手工竹纸制作技艺》《中国北方手工造纸工艺》《中国手工纸工艺与纤维分析图释》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汤书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主要从事传统工艺、科技传播、文化传播研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文房四宝工艺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手工纸研究所所长与手工纸实验室主任、陶瓷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暨科普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出版《科技传播与当代社会》《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教程》《中国手工纸文库》等著作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内容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联合百家大学出版社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图书专栏” (2023.05.24 11:57:29)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