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版《牛津西方哲学史》:观念史的宏大叙述 - 学术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学术专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版《牛津西方哲学史》:观念史的宏大叙述
作者:林振华
2011-07-07 13:41:0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安东尼·肯尼(Sir Anthony Kenny)“来华”已四年有余。2006年,由他主编的《牛津西方哲学史》(The 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韩东晖译)被译为中文并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刊行。2010年,他的鸿篇巨制《牛津西方哲学史》(A New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四卷本(王柯平等译)又由吉林出版集团隆重推出。

 两套书译名相同,但作者立意和处理历史的方式迥然异趣,而所述内容也绝非简单的重复。同这个四卷本相较,2006年版只能称之为“简史”。简史其实不简,事实上综合了多人的合力,仅就思路和文风而论也有可以辨识的差异。当然,这也符合哲学通史的一般编撰方式,可以博采众家之长,但有时思路不够连贯。后来,肯尼爵士应牛津大学出版社之约,倾一人之力独立撰写西方哲学通史,其成果就是当前这个版本。行笔之初,肯尼胸有成竹,自信毕此一役定有“斩获”。在“简史”之中由他编写第三章《从笛卡尔到康德》、第五章《从密尔到维特根斯坦》部分,在新书中已扩展为独立的一卷(《第三卷·近代哲学的兴起》)。没有对整个西方哲学史的整体把握,则肯定没有如此宏大叙述的气魄。译者之一王柯平教授认为,古代哲学和中世纪哲学从来都是哲学史家感到难以处理的两个阶段。一个是西方哲学的源头,而另一个则为西方近代哲学定下了精神主调。肯尼教授藉着他“对亚里士多德与阿奎那等思想家的深入研究,使他能驾轻就熟地处理这两个时期的哲学发展流变”。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作者处理历史的观念史构架和重构思想单元的方式。首先,结构与众不同。肯尼爵士没有像大多数哲学史家那样,按历史时期、年代顺序、人物或学派的次序来评介,而是以观念单元为线索清理历史时段上的哲学命题。这种观念史构成模式基于一个宽泛的文化前提:研究哲学史必须重构历史时段的文化语境,从而透过哲学命题的相互阐释来把握历史在概念之中的结晶。研究思想史的历史学家若是就哲学术语就事论事地排列一番,就会丧失哲学研究的历史眼光和问题意识,哲学史就成为常识的堆积和术语的集合。同理,如果史家对哲学家思索的问题由之而生的历史文化语境知之不多,就会闹出年代误置、张冠李戴的笑话,轻则歪曲观念的意义,重则抹杀历史的价值。为了凸显“时代”与“观念”,作者在写作时把编年史结构与主题性结构结合起来,“在每一卷里先采用编年史概述的方法,随后针对具有永久意义的特定哲学话题,采用主题讨论的方法”。如此一来,又能兼顾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以及对哲学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其次,风格平实严谨。肯尼爵士在各卷导言中反复强调,此书理想的阅读群体是“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的本科生”以及“许多对哲学史感兴趣的学生”。因此,他在行文时尽量避免“当代哲学的方法和术语”,以清晰而轻松的文字让读者有所启发。实际上,这也是作者对哲学史写作的语言要求。肯尼爵士在自己的博客上曾这样写道:

 “二十世纪后期有两部举足轻重的单作者哲学史,一是罗素(Bertrand Russell)的一卷本西方哲学简史,一是耶稣会教父科普斯顿(Jesuit Father Copleston)的十卷本西方哲学史。两部著作各有优劣:罗本文采飞扬但缺乏史证,科本言之凿凿但枯燥乏味。最理想的哲学史家应该言如科氏,而文如罗氏。遗憾的是,这两方面我都力不从心:论学识,我达不到科氏的渊博;论文笔,我模仿不了让罗氏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独一无二的风格。因此,我打算取长补短:言之确凿胜罗氏,文之诙谐胜科氏。”

 正是这种对史料一丝不苟、对文辞精益求精的态度,为此书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认为,新版《牛津西方哲学史》的“权威性值得大书特书”(wonderful authorative hugely rewarding);《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也认为此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genial and highly accessible)。

 第三,表述准确易懂。肯尼爵士自幼研习古典文献学,后从事研究分析哲学多年,因此他“自然而然地采用了分析哲学乃至比较语义学等方法,力求用直白的语言”(《译者前言》),来阐明哲学的种种难题。这种做法不但得到广泛认可,而且让人拍案叫绝。

 当然,批评声也有之。例如有人指出,作者引用的文化例子有时过于生疏,让读者不知所云;有时,作者的思路跳跃太大,让读者难以把握其历史的逻辑。还有人认为,作者主题式写作很难把哲学家完整地呈现出来。正所谓众口难调,新版《牛津西方哲学史》究竟如何,还需读者自己独自品尝。

 在之前引用的同一博文的结尾,肯尼爵士谦虚地写道:

 “我很幸运,能认识这么多二十世纪顶级哲学家:吉尔布特·雷尔(Gilbert Ryle)、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彼得·斯特劳森(Peter Strawson)、伊丽莎白·安斯康姆(Elizabeth Anscombe)、冯·奎因(van Quine)、唐纳德·戴维森(Donald Davison)。这虽是我莫大的荣幸,但也让我倍感压力:不久,我意识到他们比我出色得多,要想成为与他们比肩的原创哲学家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我决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一名哲学史家,然后尽我所能帮助别人,攀登过去伟大的思想高峰。”

 就让我们踏着肯尼爵士的肩膀,攀登过去伟大的思想高峰吧!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2011-03-02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牛津美国文学百科全书》与《美国文学百科辞典》出版 (2010.12.28 10:02:53)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引进出版文学百科巨著《牛津美国文学百科全书》 (2010.11.01 15:24:32)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图书《从天津到牛津》新书在天津、北京成功举办签售活动 (2010.03.05 10:38:34)
  • 《从天津到牛津-母子情两地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01.28 10:10:55)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牛津英国文学百科全书》出版 (2009.10.30 16:41:50)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李岚清著作《突围》英文版在德首发 邬书林出席首发式并致辞 (2009.10.15 14:09:04)
  • 中国人民大学社《牛津西方哲学史(插图本)(大众阅读系列)》 (2008.04.02 10:08:52)
  • 哲学研究与哲学史研究---《蒯因著作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04.02 11:41:20)
  • 上外教社力推《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  (2006.12.31 11:19:30)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 (2005.09.28 16:38:05)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