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国产动画电影下一幕如何演往哪使劲? - 数字 音像 电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数字 音像 电子
国产动画电影下一幕如何演往哪使劲?
作者:陈星星
2011-07-29 09:19:32 来源:人民网
今年暑期档,5部国产动画电影《魁拔》、《兔侠传奇》、《藏獒多吉》、《赛尔号之寻找凤凰神兽》和《摩尔庄园冰世纪》集体亮相。
前三部影片已经上映,创作类型迥异,市场命运相似:业内叫好、票房遇冷。据初步统计,三部影片的票房总和甚至不到美国动画大片《功夫熊猫2》的零头;同期上映的德国动画片《动物总动员》貌似“籍籍无名”,却也收入6100万元的票房。
国产动画电影发展至今,仍然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借鉴国外动画电影的发展经验?如何突出重围,树立国货品牌?——
编者
运营缺位
“这是通盘考虑的生意、谁先重视全程营销,谁才能杀出重围”
案例:美国动画片《怪物史瑞克》的外传《穿靴子的猫》在制作期间,美国梦工厂对韩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进行了市场调研:针对孩子,调查“对《怪物史瑞克》中那只猫的认知程度”;针对大人,调查“会不会带孩子去看这只猫”。调查数据成为人物设置、故事改动、营销宣传和衍生品开发的决策依据。
作为派拉蒙电影公司中国市场负责人,陈喆熟知美国好莱坞动画大片的市场运作策略。他们凭借扎实的市场调查来准确把握市场反应。陈喆以《穿靴子的猫》为例:“如果孩子们对‘靴子猫’的形象认知度不高,就要考虑如何更改故事,让他们更易接受;如果家长不愿意带孩子去看这部电影,就要考虑在服装、玩偶等衍生产品的开发上,侧重成人化以吸引家长。”
反观中国动漫,艺术与市场脱节,“拍脑袋”式的创作成为通病。“国内尚未掌握动画电影的运营规律。‘我的电影拍给谁看’,这是在制作之前就应该解决的问题。”陈喆说。
在影评人关雅荻看来,在定位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的背后,是中国动漫发展的“运营缺位”。他说,在现阶段,动漫人对“运营”的理解还停留在宣传和公关的层面上,但“运营”其实是一种全程的市场营销,“中国动漫的运营缺位,具体表现在营销缺位”。
用北京西单大悦城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于超的话来说,“从明确目标受众、发掘商业卖点、到投放广告、衍生品开发,怎么样发行得更立体,整个过程都是动画电影需要关注的。”
据陈喆介绍,美国好莱坞有衍生品授权部门,专门负责动画片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动画电影是一笔‘通盘考虑’的生意。”他说,哪种形象开发成玩具更好看,怎样开发更能吸引人,都在考虑之中。
从《魁拔》、《兔侠传奇》和《藏獒多吉》这几部国产动画电影来看,创作水准较以往有所提高,但在受众定位、宣传发行和衍生品开发等环节上,明显“势弱”。关雅荻评价:“在国内动画制作技术水准已达到一定水准的前提下,谁先重视了影片全程的品牌营销,谁才能真正杀出重围。”
急功近利
“内容为王,不能再模仿,必须静心搞原创”
案例: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一贯理念是“故事为王”。在电影制作前,他们会进行10多个月的调查;为了等一个好故事,二三年的时间也不嫌多;剧本完成后,才进行动画制作。一部动画片,往往是“四五年磨一剑”。
“用四五年的时间来做一部动画电影,这在中国非常少见。”陈喆坦言,中国动漫人多是“工匠”,鲜见“大师”,一直在模仿,很少有原创,因为“原创周期长,赚钱很慢,甚至不一定赚钱”。
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奇佳的眼中,中国动漫创作的氛围非常浮躁,“过分强调产值和赚钱,大家都赶着出成绩,认认真真静下心来做动漫的人太少了。”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1》显示,2010年中国共制作完成原创电视动画片385部计22万分钟、获发行许可证的动画影片16部。短短7年之间,中国动漫产量跃升50倍,超过美、日、韩等国成为世界第一动漫生产大国。
数量“大跃进”的另一面是质量的“滥竽充数”。在动画电影方面,这几年只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在口碑与票房上双赢,其他大部分影片则没有生命力。而在电视动画方面,最近成为话题的国产动画片《高铁侠》,被指为“骗”政府补助而抄袭日本动漫,更充分反映出国内动漫创作的急功近利。
陈奇佳指出,市场的浮躁还体现在“缺乏冷静的批评”,“很少看见理性的批评和有建设性的分析,这不利于良性的创作环境的培养。”
这几年,各界对动漫和电影行业的关注,使得大量资金涌入动画电影行业。在陈奇佳看来,“强调‘赚钱是王道’,使得艺术创作的根本立足点被忽视。大家都羡慕美日动漫在衍生品环节上赚大钱了,但必须看到,先有了立得住的形象和故事,才谈得上受欢迎的附加产品。”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也认同这个观点:“动画电影不仅仅是商品,也应该是有生命力的文化作品,但说到底,还是要内容为王,要讲大人和孩子都喜欢的故事。”
陈喆认为,中国动画片要突围,必须鼓励有特色的原创,一方面注重培养有想象力的编剧人才;另一方面,可以“盘活”原有的特色动漫资源:“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用3D‘复活’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单打独斗
“依托大制作公司,打通产业链条,树立国产动画品牌”
案例:在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排行榜上,“喜羊羊”系列三部电影均揽金过亿元,紧随其后的《风云决》却仅3000多万元票房。据估计,这只“羊”的市场价值已超过10亿元。
实际上,除了这只“羊”,国产动画电影尚未形成有公信力的品牌。数量已经提升,品牌如何做大做强?在孙立军看来,这需要政府、动漫人、影院和观众形成合力。尤其是,“襁褓”之中的国产动画电影仍需得到政府的有力扶持。他呼吁成立创作基金,鼓励更多人投入到原创动画电影的制作中。
除了在生产环节“发力”之外,孙立军认为,政府还应扶植培育消费市场。“长久以来,影院和观众已经对美日动漫形成了依赖,存在思维惯性:国产动画片就是不好看。”
他在导演《兔侠传奇》时,曾有业内人士建议:“尽量少投入,国产动画片只会遭遇‘排片少+非黄金时段’的待遇,制作成本很难回收。”这促使他开始思考如何为国产动画培养目标观众,扩大市场。
“电视台有播放国产动画片的专门时间,也应该鼓励电影院开辟上映国产电影的黄金时间。”孙立军说,“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等手段补贴影院,增加国产动画电影的排片量。”
更为关键的是票价。孙立军认为,中国电影票价太高,把观众阻挡在了影院外面。“3D版《兔侠传奇》定价为80元,如果一家三口来看,需要240元,这让很多家庭却步。”在美国,动画电影被认为是“家庭消费品”,吸引“家长+孩子”才是生财之道。“应该补贴院线,降低票价,吸引更多人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观众。”
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国产动画品牌的“贫血”,主要源于产业链条的缺失。陈喆认为,中国的动漫产业以单打独斗的小企业居多,产业环节基本集中在“动画制作”的环节上,顾不上发行推广,极大削弱了动漫产业的盈利能力。
“应该将小的民营公司联合起来,或者鼓励主流的制片厂,投入到国产动画的生产运作中。”陈喆说,大企业拥有更丰富的运作经验和市场资源,应该依托大制片厂打通产业链条,打响国产动画品牌。
来源:人民网2011-07-26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国产动画片 以卵击石还是剑走偏锋 (2011.06.17 14:24:40)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