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5日,由《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评选出20本2011年度回眸图书,北京大学出版社《物理学之美》、“沙发图书馆·博物志”入选。评审委员会对该书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科学与艺术其实是相通的,但遗憾的是当今中国大部分科学与艺术教育仍是单行线。因此,从情感、直觉、审美的角度来认识科学,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与出版界人士认识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的危害性。
2011年度全国400余家出版社出版了大约5万余种科技类图书,其中一些科普类图书旨在提升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打破了单一学科的界限,跨越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樊篱。
从北大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素养文库·科学之美丛书”之《物理学之美》中,我们可以领悟这样一些道理:不同思维方式的结合,对于科学研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科学的真正主题是世界之美,而审美判断则可以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上。正是这些艺术方面的品格,决定了一些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独特的鉴赏力。爱因斯坦也坦言:“整个科学不过是日常思维的一种提炼,正因为如此,物理学家的批判性思考就不可能只限于检查他自己特殊领域里的概念……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