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R•马丁(J. R. Martin),悉尼大学语言学教授。1988年,马丁教授当选为澳大利亚人文研究院院士,2003年以其对语言学和语文学的贡献被授予世纪奖章。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系统理论,功能语法, 语篇语义研究,语域研究,语类研究,多模态研究,批评语篇分析;研究对象以英语和他加禄语为主;尤其注重教育语言学、法律语言学和社会意义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 《马丁文集》(8卷本)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收录当代系统功能语言学大师、“评价理论”创始人马丁教授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的主要论文。所收录的论文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影响力大,充分反映了当今系统功能语言学界的主要学术观点,预测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充分反映了马丁所走过的治学之路,涵盖了其主要的研究范围。《马丁文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不仅能够为国内外语研究者提供宝贵的学术借鉴,帮助他们把握国际学术前沿,而且也能为汉语研究者带来新的思路,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效率。 本套书的特色是:马丁师从功能语法创始人韩礼德,在继承韩礼德学术思想的同时,也的确存在不同之处。而这种相异也正是其价值所在,如马丁的语域、语类理论(详见《马丁文集》第1、3、4卷);马丁在韩礼德思想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了语篇语义层。如果说韩礼德研究的重点是词汇语法层,那么马丁的开拓则是语篇语义层(详见《马丁文集》第2卷);作为一名语篇分析家,马丁关注语篇,当然其分析框架脱离不了系统功能语言理论。虽然韩礼德创立功能语法的初衷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框架,但其关注的主要是小句,因此韩礼德终究是一位语法学家。从这个意义上说,马丁的语篇分析必定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详见《马丁文集》第5卷);马丁特别强调其理论的应用性,如其语类理论直接来源于教学,评价理论发端于学校和其它场所语文水平的研究。马丁不仅在教育语言学方面的贡献卓著(详见《马丁文集》第7卷),而且其语言理论涉及社会公正与和谐,给社会语言研究者以重要启示(详见《马丁文集》第6卷)。法律语言学是马丁新近的研究热点,他将评价理论、话语分析理认为应用法庭话语分析,为司法公证性提供了语言理论上的支撑(详见《马丁文集》第8卷)。 本书由王振华博士翻译。王振华是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篇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其研究兴趣主要有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评价理论、语篇语义研究、法律语言研究、语用学、教育语言研究。
■《马丁文集》各卷内容简介 第一卷 《马丁文集》第一卷《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收录了马丁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发表的十四篇关于系统功能理论的论文。马丁师从系统功能语法创始人韩礼德先生,并继承和发展了韩礼德系统功能思想,探索了前人没有探索或探索得不够深入的语言学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本卷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系统类型学和拓扑学、英语主位的语篇功能、成分结构和韵律结构、系统语言学的意义特征、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类、意识形态和互文性、实现化和实例化等。 第二卷 《马丁文集》第二卷《语篇语义研究》收录了马丁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发表的十四篇关于语篇语义的论文。马丁在韩礼德思想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了语篇语义层的语言学理论,认为构成该层面的是评价系统、协商系统和参与系统。如果说韩礼德研究的重点是词汇语法层,那么马丁开拓的则是语篇语义层。本书内容主要有:言语行为、英语语篇中的连接和判断、英语语言的评价系统、衔接与语篇性、跨越小句的意义、评价的组篇功能、作为态度发生器的级差系统等。 第三卷 《马丁文集》第3卷《语类研究》收录了马丁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发表的13篇关于语类理论的论文,此外,卷末还增补了罗斯写的一篇关于语类的文章。马丁的语类思想大多数来源于对中小学教学实践的研究。本卷主要内容有: 故事语类的意义建构、语篇的语类和语域、叙事语类中的社会语境、语境模式建构、系统功能视角下作为语类的语境等。 第四卷 《马丁文集》第4卷《语域研究》收录了马丁自20世纪80年代至2007年发表的11篇关于语域理论的论文。本书主要内容有:语域的理论模型、语域与语言和语类之间的关系、科学语篇、科技语篇与教育、地理语篇、历史语篇、语法在历史语篇中的作用、知识的识解以及社会过程与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等。 第五卷 《马丁文集》第5卷《语篇分析》收录了马丁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发表的11篇关于语篇分析的论文。本书收集的论文以定性分析为主,内容主要涉及说明文类的实证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语篇分析、学生作文及语文水平分析、自传语篇分析和多模态研究等。 第六卷 《马丁文集》第6卷《批评话语分析/积极话语分析》收录了马丁自20世纪80年代至2012年发表的14篇文章,内容都涉及语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而这正是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最为关心的课题。本书收录的2004年题为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Solidarity and Change的论文初创了积极话语分析的理论模型,2007 年题为English for Peace: Towards a Framework of Peace Sociolinguistics: Response的论文提供了讨论后现代现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发人深省。 第七卷 《马丁文集》第7卷《教育语言研究》收录了马丁自1981年以来发表的以及即将发表的15篇关于教育语言的论文,主要涉及伯恩斯坦的教育学理论、维果斯基的教育学理论、韩礼德的教育学理论,以及在这些教育学理论基础上发展的基于语类的“悉尼学派”的教育学理论。基于语类的教育学理论中最大的亮点是读写教学理论。 第八卷 《马丁文集》第8卷《法律语言研究》收录了马丁2008年以来发表的11篇有关法律与语言的学术论文。第一篇是指导当下语篇语义研究的理论框架,其他各篇是在这个理论框架下对恢复性司法语篇的研究。研究的焦点涉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青少年犯罪司法调解协商会中的耦合现象、身份建构、文类结构特点等。本卷论文是体现化、实例化和个性化三个层级理论应用的集萃。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