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朱杰人:学术出版应该回到“精英出版”的原点 - 学术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学术专栏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朱杰人:学术出版应该回到“精英出版”的原点
作者:朱杰人
2012-10-09 16:51:57  来源:华东师大出版社 
 

  【提要】学术出版门槛的缺失或过低,会对国家和民族的科技、文化乃至社会风气产生恶劣的影响。它败坏了出版业,败坏了学者的公信力与学术品格,败坏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大中学生对学术的情感、品味与敬畏。当然,受毒害最深的还是学术本身。

  
  朱杰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

  近年来,中国出版“走出去”有了很大进展,图书版权贸易,输出对输入已经实现反超。越来越多的中国图书和音像制品借助于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整体提升,踏上了走向世界的征途。

  但其中有个情况我们不能不关注:中国的学术图书,无论人文类还是科技类的原创著作,很少能被西方发达国家接纳。除了对方的傲慢与偏见,我国整体的学术水准还比较低、创新能力还比较弱,肯定是毋庸讳言的原因。不过还必须看到,我国学术出版的失范,也是人家不愿引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堪为庆幸的是,眼下国内很多出版社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一些出版社更已自发地开始建设学术图书出版规范体系;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急迫性,相关改进工作正在推进中。

  中国学术出版长期以来缺失规范,不仅对中国学术“走出去”造成消极影响,更阻碍学术发展。笔者在此提出讨论学术出版的门槛问题。

  出版“泛学术化”不足取

  学术出版是需要门槛的。门槛实质上是准入机制。

  学术出版不是任何出版社都可以做的。出版应该有分工。但在出版社进入市场后,这种分工被打破。不再过分强调专业分工可以激活市场竞争,但终究要有个“度”,比如学术出版不设门槛就是不可接受的。不是所有出版社都有能力出版学术著作,而且即便出学术著作的出版社,也不可能有能力出版所有门类的学术著作,这是常识。

  在发达国家,学术图书的出版几乎都由专业出版社“垄断”;读者要买哪个学科的学术著作,就会去找某个专门出版此类图书的出版社。当然这是长期市场淘汰的结果——市场迫使那些不适合做学术出版的出版社,退出了学术出版的市场。问题是,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出版业刚刚从计划经济的控制下走上市场蹒跚学步,在图书出版市场化程度还很低的情况下,我们的市场还不具备这样的调节能力。所以,出版者的自律、自知之明、定位准确就成了避免出版“泛学术化”的关键。当然,我们也寄希望于政府部门的监管,在当下选题还需要审批的体制下,政府部门应该把好出版分工的关,提醒那些没有能力涉足学术出版,或不具备某一类学科学术图书编辑能力的出版社主动退出。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出版、劣质出版,还可以大大地节省出版资源,有利于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学术垃圾”何以横行

  学术出版的门槛还应该设在它的源头——作者。也就是说,出版社对学术出版的撰著者负有甄别的责任。换言之,不是阿猫阿狗都可以撰述出版学术著作的。现在,似乎只要学会写字,就可以出版学术著作;现在,似乎只要有职称,就可以出版学术著作——只要他或他们有钱或有权。于是,“学术垃圾”假学术之名而横行;于是,假学术、伪学术披学术之衣而登堂入室;于是,抄袭、准抄袭、拾人牙慧之作以学术之威而招摇过市。如果仔细查一查,每年大量生产的学术著作中,有多少是真正有创见的,有多少是为了评职称而拼凑的,又有多少是为了附庸风雅而糊弄作秀的?笔者就读到过一位自诩是“著名学者”的一本研究“千字文”的大著,开宗明义把“天地玄黄”的玄字解释为“玄妙”。请问,这样的作者有资格出版学术著作吗?

  没有理由做不到“盲审”

  据我所知,发达国家的学术出版一般都有一个同行专家评审的制度。为了保证公正性,这种评审一般都是匿名的。这就保证了学术著作的品格和质量,最大限度地杜绝了假学术、伪学术图书的鸠占鹊巢。据我所知,我国的很多学术期刊已经引入了“盲审”的机制。学术期刊可以做到的,学术图书出版没有理由做不到。

  必须指出,编辑应该是学术出版的又一道,而且是决定性的门槛。编辑的学术素养、学术判断力、学术眼光决定了学术出版的品质。没有基本的和专业的学术素养,就编不出合格的学术专著,没有学术判断力,就有可能断送一本具有前瞻性的学术著作,而学术眼光低下的编辑就有可能把学术垃圾当做宝贝。所以,不是所有的编辑都是可以做学术出版的,学术出版的门槛对编辑同样重要。

  学术出版门槛的缺失或过低,会对国家和民族的科技、文化乃至社会风气产生恶劣的影响。它败坏了出版业,败坏了学者的公信力与学术品格,败坏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大中学生对学术的情感、品味与敬畏。当然,受毒害最深的还是学术本身。

  学术出版不应该“泛学术”化,而应该回归它“精英出版”的原点。 (来源:文汇报)
 


  摘自:华东师大出版社2012/9/27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尼耳斯•玻尔集》新书首发——向20世纪伟大的丹麦物理学家
    尼耳斯•玻尔致敬 (2012.08.23 16:13:52)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尼耳斯•玻尔集》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书展举行 (2012.08.23 15:54:37)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举办“今天我们读古书”座谈会在上海书展举行 (2012.08.23 15:49:04)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创中国学前教育的高端品牌——七色花童书馆 为孩子创造充满想象力的童年 (2012.08.23 8:29:22)
  • 今天我们一起读古书——“历代文史要籍注释选刊”举办丛书出版座谈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8.20 13:35:54)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郑辛遥漫画作品集《漫条思理》现身2012上海书展 (2012.08.18 23:27:54)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作家群2012上海书展再掀阅读风潮 (2012.08.17 7:04:26)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多部精品图书献读者 (2012.08.15 15:28:55)
  • 《国际结算(双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8.14 9:20:51)
  •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7.19 16:18:14)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