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详细论述发生在中国明朝中后期,并对整个东亚产生深远影响的万历朝鲜战争的译著《壬辰倭乱——四百年前的朝鲜战争》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数字版也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同步首发。8月30日,韩国著名学者、本书作者崔官携新书做客第2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参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中国移动悦读会共同主办的新书发布会暨中韩学者对话会。 对话会主题为“构建中日韩三国共享的历史叙事”。 《壬辰倭乱》由韩国高丽大学日本研究所所长崔官教授所著,全书约25万字。本书在承认中日韩三国认识差异的基础上,基于新的历史视角和学术观点,梳理并探究了四百多年前那场被称作“壬辰倭乱”的实际战况、变化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本书并不拘泥于单纯的历史叙述,而是综合性地考察、试图催生、推动影响这场战争的文学乃至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相信本书中文版的问世,将成为我国读者理解中韩日三国相关历史特质的一把钥匙。 在当日的新书发布暨中韩学者对话会上,崔官教授介绍了写作和出版相关情况。“本书取名《壬辰倭乱》,并非简单称谓,而是在面对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之长期的关系史时,以亚洲人的立场和文化、文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这一重大的历史性事件,进而介绍日本至今尚未明确阐释的壬辰倭乱的事件真相,以及使读者了解中、韩、日三国涉及此事件时的一些相关情况。” 崔官说,当今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的中心正逐渐向中、韩、日所在的东亚地区转移。比起中、韩、日之间的相互认知,中、韩、日三国更加重视的是对美国和欧洲国家的认知与了解。尽管如此,增进与加深邻近的东亚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已逐步成为中、韩、日三国的普遍共识。对邻近国家的了解将是全球化时代各国人民必备的基本常识,而了解中、韩、日三国关系史的关键性事件正是壬辰倭乱。我们必须一起站在当代史观的立场上,通过了解日本近世以后发动的深刻影响韩、日两国关系且一度震撼了中、韩、日三国关系格局的壬辰倭乱,进一步展开有关的新研究。 参加对话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靳大成研究员谈到崔官教授的著作一个重大贡献是极大地改善了我们对于这段历史的“无知”状态。本书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而深入地描述了关于这场战争的种种事件、人物、传说、故事、母题,相互间的文化影响,一个文化符号如何在另一国的不同历史环境下变异,同时,产生了那些新的因素,影响了后人对此的想象与认知。相比较而言,我们的相关历史研究与叙述,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崔官教授的这部著作,就弥补了中国研究方面的严重不足,让我们第一次看到在韩国和日本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提供了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风格,从而进一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近代以来的朝鲜史和日本史的种种问题。 北京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任沈定昌教授称赞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叙述风格,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场战争,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指出本书中文版的问世,不仅有助于中国的读者和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和理解这一历史事件,丰富对这场战争的历史认识,而且有利于推动学术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促进中、日、韩之间的文化交流。 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部分韩国学者以及参加本届国际图书博览会的出版界人士和读者三十余人出席了发布会与对话会。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