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独立摄影师李宗泽新书《国民性》用影像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看,中国”系列丛书 - 书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讯
独立摄影师李宗泽新书《国民性》用影像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看,中国”系列丛书
2014-01-16 11:23:52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近日,人大出版社出版“看,中国”系列丛书第一部《国民性》(黄以明),这是一套以图片为主的系列文集。《国民性》由李宗泽操刀其中的摄影作品部分,著名书法家黄以明、作家寇秀兰执笔撰文,从国民的微观切口着手,探讨“中国人的国民性格”这样一个百年命题。12月11日,独立摄影师李宗泽做客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与该院师生探讨了《国民性》的创作理念,以及他从事摄影工作多年以来的心得体会。

  《国民性》中的照片,全部是由一部诞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大画幅相机拍摄而成。对于为何选择这样一部相机作为自己的职业工具,李宗泽的看法是:工具的进化并不能代替摄影师选择自己表达理念的方式。在数码时代,摄制图像的门槛变得极低,图像生成速度变得更快,人们对摄影这件事早已司空见惯。在这种情况下,摄影的随机性和随意性,早已替代了对影像的构思与琢磨,时效和新奇,成为了现今大多数摄影行为的主旨。在《国民性》里收入的作品中,他力求用一种严苛的创作态度,来展现最真实随性的国人生活状态,而这样一种创作行为,以及其作品作为国民性格的载体所传达的意义,在今天是难等可贵的。

  对于摄影艺术所创造的图像作品,李宗泽在讲座中也谈了他的独特看法。他认为图像并非是叙事性的,如果要求仅靠一张图片就能赋予观众某个完整故事的想象,显然超出了它所能承载的内容范围。图像应该是关于某段情感的“冒号”,他能够开启你的某种情绪,这种情绪承载着你某段相似的经历。这似乎更近似于文字表达当中的“意境”,是关乎心灵体验的“形而上”的概念,而并非某种具体的描述。
 
  《国民性》作为“看,中国”系列的开山之作,似乎要为关于“国民性格”的争论另辟蹊径。思想界也好,民间也罢,似乎对此的讨论更多局限在理论层面,从宏观着眼的较多。李宗泽在讲座的最后提到,他希望用摄影作品作为载体表达更多自己关于这方面的思考。对一个执着于图像作为表达方式来观察微观国民的艺术家而言,如果能为诸如“国民性是什么”这类问题寻找一个具体而并不抽象的答案,或许就是他最大的从业收获。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