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4日下午2:30,由韩国靑年市长.郡守.区厅长联合会、韩国地方自治经营研究所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1世纪的孔子与领导人的姿态’《孔子,那久远的未来之路》出版纪念暨研讨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
韩国驻中国大使馆公使朴银夏女士,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张黎明出席了此次会议;该书作者姜莹基教授、韩国国会议员李珍福、李鶴宰、柳成叶、韩国水原市长等地方政府首长、韩国青睦会成员到会;另有[韩]中国政经文化研究院院长李映周、仁荷大学等多位大学教授,[韩]《中央日报》评论员等媒体及韩国地方自治经营研究院研究员等一同自韩国赴会;中国清华大学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钱逊,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校长傅永聚教授,中央党校哲学部博士生导师王杰教授,中国农村杂志社总编辑冀名峰,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副主任邢丽菊等中方学者参与研讨并发表主题演讲。
以《孔子,那久远的未来之路》的正式出版为核心,会议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该书主要内容进行了主题研讨;第二部分为出版纪念交流会。
会议一开始,姜莹基教授发表了“《论语》中习得的护民官的姿态”的主题演讲。其中他谈及此书的渊源:“我想通过《论语》的暗示,学习和解开很多问题:想学‘贫贱不能移’的精神,想学披荆斩棘的热情,也想仿效身为教育者所必要的学习、教育、等待之忍耐力。本书当初并不是想要出版的书稿,而是想要回顾我自己的备忘录。但与其独自保存,不如与需要这些的人共享,所以就把部分内容刊登在一些杂志上,现在又把这些补充编辑成书。”担任多项政务职位的他,一直在用《论语》的精神解决苦思不得的实践问题。如今想要处理好地方政务,惟有“一以贯之”,学习孔子“近者悦,远者来”的做法,将孔子的智慧运用于行政事务。此书的主要内容即在于,用管理学的眼光来挖掘《论语》这部千年之书中的行政精神,以期带来政务工作思路的新突破。
随后,钱逊、傅永聚、王杰、冀名峰、邢丽菊等学者就“孔子、《论语》与行政”进行了主题发言。钱教授充分肯定了此书对于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播作用,并指出用行政学、管理学等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论语》当属一个大的创新,值得我们思考。王教授和傅教授则除了对此书的出版表示祝贺之余,更基于学术研讨的层面提出一些可以探讨的问题。例如王教授评价,书稿中没有写及孔子关于“人性”和“德行”的探讨成分,颇为遗憾。傅教授则就作者在前言中的几处说法,澄清孔子的言论不仅仅是面对行政者、为官之人,它大部分是面向“三千弟子”的,更是面向所有人的。冀总编则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孔子思想与行政实践”两个方面表达了“建设美好社会应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的主题:“孔子思想属于东方文明。人类应当怎样塑造自己的社会?各种文明给出的答案可能会有不同。总体上而言,我们应当尊重各国人民按照自己认同的思想体系去构建和建设自己的社会,这符合孔子的想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思想,虽然已经比较久远了,但它依然是人类社会未来路上的明灯。”邢丽菊提到本书的出版是对中韩人文交流的一个贡献。
之后,韩国国会议员李珍福、李鹤宰、柳成叶和韩国地方政府首长廉泰英、林呈烨、崔亨植分别就“我的政治与《论语》”和“我的地方治理与《论语》”开展了主题讨论。在本节讨论之前,公使朴女士发言表示了对出版的祝贺,并表示此次韩中合作举办的研讨会,作为一条韩中关系的纽带,对于“没有比现下更加紧密的韩中关系”也将会有促进作用。
下午6:00开始,出版纪念交流活动正式开幕。韩国靑年市长.郡守.区厅长会会长金善敎等致开幕词,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张黎明在欢迎词中谈到:“2006年姜莹基教授《论语的自治学》一书在韩国诞生,并影响了韩国不少地方官员、政务工作者,社会反响可谓巨大。8年之后,这本书的中文版不远万里,‘花落’北大出版社,可谓因缘际会。”并指出,此次合作将促进中韩出版合作事业更近一步发展,并期待今后我们会有更多的、如此优秀的中韩出版合作项目。

《孔子,那久远的未来之路》 书号:978-7-301-24029-8 作者:姜莹基 著 强恩芳 禹正贤 李聪聪 译 定价:48.00元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