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人民教育出版社《写字》教材今秋进上海中小学课堂 - 书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讯
人民教育出版社《写字》教材今秋进上海中小学课堂
2015-01-05 16:04:52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写字,成为学生的“必修课”;书法,成为文化的“传承谱”。

  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上海中小学“写字教学”有了新教材,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士澍任主编,刘真福任毛笔字部分副主编,刘宗立任硬笔字部分副主编,供上海市中小学1~9年级使用的《写字·硬笔字》《写字·毛笔字》在全市各中小学正式使用。

  在原有写字教材的基础上,新版教材特点鲜明,这是与语文教材相匹配的规范“教本”,与文化认知相衔接的阶梯“学本”,与习字境界相吻合的情趣“练本”。

  这本《写字》教材在学校使用后反响热烈。上海市书法教育先进集体、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莘城学校,从建校以来书法教育落地生根,特色显著。作为一名专职书法教师,陆春蕾在拿到这样一套新教材后,首先关注的是教材的框架内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以及练习量。她说:“新的《写字》教材打破了以往单调的只有练写的形式内容,增加了书法大观园、海派书家介绍、书法特点等栏目,‘书法实践活动’板块更是令人耳目一新,使写字教学内容更加充实、贴近生活,体现上海地方特色。教材的语言和图片清晰,教材的知识体系从小学到中学呈现了很好的梯度,凸显出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这对像我一样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担任跨年级教学的老师来说有较强的适用性。”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凝聚着先人的智慧,集聚着众人的认同;汉字,也是社会文明传播的载体,承载着认识描述世间的功能,架设着知书达理的桥梁。

  学习汉字,不仅是学生接受启蒙教育的开端,而且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步。因此,“写字教学”的学科价值、工具价值、文化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正因为此,上海历来将中小学“写字教学”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把其作为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而且视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更作为学生修身养性、提升综合素质的体验平台,使写字“力透纸背”,充满文化、教育的元素,产生了多重的效应。

  为规范“写字教学”,2011年,市教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加强写字课的建设,提出:中小学开设专门的写字课,语文成绩写字分单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须参加钢笔字、毛笔字的等级考试,旨在用制度化、课程化的办法,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化的轨道。

  如今,上海中小学“写字教学”,犹如一支“巨笔”,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文内涵、滋润学生成长的“宣纸”上,书写出了刚劲有力的“作品”。

给“写字教学”以“楷书”的地位:回归语文传播文化

  汉字博大精深,是一本大“书”,充满学问,洋溢文化。“写字教学”,学生通过书写,既掌握汉字的运笔,更学习优秀的文化。

  上海中小学给“写字教学”以“楷书”的地位,致力于回归语文,传播文化,从而使学生扎实语文基础,增厚文化底蕴。

  本体固化 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

  对写字的地位和内容,《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写字等级标准》都有明确而又详尽的阐述。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等方面。根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写字等级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各年段写字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明确:1~2年级,能用铅笔写字,会写1000个常用汉字;3~5年级,能用钢笔书写楷书,会写2500个常用汉字;6~9年级,能用钢笔规范地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能熟练书写行楷字,字迹端正、行款整齐、书面整洁,有一定的速度,会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写字,已成为上海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一部分。

  文化强化 优秀文化的经典传统

  汉字,横竖撇捺,笔画勾勒,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美的一种文字,以方块为外形,集音形义于一体,具有独特的魅力。晋女书法家卫夫人曾经教导少年王羲之──“点”应如“高峰坠石”,“横”应如“千里排云”,“竖”应如“万岁枯藤”。简简单单的笔画,竟蕴含如此丰富的意境与做人的道理。正因此,中国人讲“见字如面”,笔触一起一落间仿佛能看到落笔者眉宇间的神韵。

  中小学学写字、练书法进课堂以后,让学生从小对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耳濡目染,深入心灵,让他们知道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并通过这样一种载体保持一颗中国心。有人说,书法表现的是中国人的心灵轨迹,演绎的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品格,反映的是中国文化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则提出,通过学习语言文字和书写,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尊重世界优秀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养分。

  延伸催化 规范提高的美好期待

  汉字和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而书写汉字,把写字提升到书法的层次,本身就是具有文化意义的活动,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

  从写字到书法,规范是基本法则。有的老师说,语文老师教写字的最大挑战是规范的书写技法,初中阶段硬笔书写侧重在学习行书,既要求有楷书的笔画基础,又有行书的技法。一些老师说,以往的语文教学中也关注书写,但放到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技法要求如何,心中甚为惶恐。得益于《写字》教材中“书写园地”和“书写讲解”板块,明晰地介绍了各个偏旁的书写技法以及各个部首在整字中的间架结构,还介绍了行书的一般书写特点,如六年级第一学期教材中,详细介绍了什么是行楷的“笔画减省”“笔画连写”,从笔画开始练习,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

给“写字教学”以“仿宋”的严谨:编好教材 落实课时

  学生学写字,看似简单,其实不易,这是时间积累和心智历练的过程。上海将中小学“写字教学”纳入课程的轨道,通过制度化设计和务实性安排,组织人员精心编写有关教材,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精编教材蕴匠心

  从今年秋季开始,全新的供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写字·硬笔字》《写字·毛笔字》教材进入上海中小学课堂。翻开1~9年级写字教材会发现,硬笔字部分完全以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为基础和依托,其目录与语文教材目录毫无二致。

  这套写字教材分硬笔字和毛笔字两部分,分编分册。硬笔字1~9年级,每学期两册(分A、B本);毛笔字3~9年级,每学期一册。

  硬笔字教材呈三条线索:一是语文课本的线索,收入课本中的生字词、精彩文段和古诗词;二是“写字教学”的线索,每学期、每册、每单元都各有练写重点;三是书法文化的线索,收入大量的书法故事、书写技法和书法作品等。

  毛笔字教材自成体系,分两条线索:一是练写毛笔字的线索,小学练写欧体楷书,初中练写颜体楷书;二是书法文化的线索,收入大量的有关毛笔字书法的知识、技法、格言、作品和作品讲解等。

  写字教材中有许多富含“语文味”的构成元素,成为教材独特的标记。如各年级、各单元轮替出现的“说文解字”的小栏目,以练写的某个生字为目标字,罗列其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的字形,并解释其自古至今意义的演变。这一栏目,现在写字教材中突出呈现,体现了写字教材的优势。

  有关方面表示,写字教材的完善是一个过程,通过使用得到检验,可进一步加以修订。

  写字课时有保证

  市教委在进一步加强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写字教学”的通知中明确,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应安排在语文基础型课程的课时内落实,每周开设1节写字课。初中阶段课内“写字教学”安排在拓展型课程中进行,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平均每周课内写字指导及训练时间不少于1课时。

  而不少学校除了安排写字课外,还“自筹”时间。如莘城学校“写字天天练”是开展“写字教学”的一项常规,安排在每天中午12:15至12:30进行,届时在悠扬的古筝乐曲声中,学生挥毫习字。

给“写字教学”以“草书”的挥洒:字如人生 点石成金

  汉字的首要,学字的重要,练字的必要,在上海中小学“写字教学”中形成了最大的共识。许多中小学在这过程中,将习字与学问结合起来,将习字与做人结合起来,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屡出新招,产生了极好的效果。

  金山区教育局从写字教育与国家利益、社会责任、民族精神、实践能力、人格培养、学生长远发展等方面联系的高度,于2006年起在区域内扎实推进《小学生“写好字”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具体目标,制定切实措施,落实相关责任,真抓实干巧做,取得显著成效。普陀区教育学院与子长学校合作,开展院校结合,创设了普教系统第一个以书法培训教学为主要目标,以本区语文教师为主要培训对象的普陀教育书法培训基地。

  闵行区莘城学校 写字书法融入德育

  上海市莘城学校是“上海市书法教育实验学校”,2012年,被教育部语用司命名为“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书法教育在莘城学校成为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培养人文精神,提升文化内涵的独特通道。

  学校将育德融入在写字中,低年级段不过分提高写字技能要求,而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逐渐渗透,从钢笔到毛笔,从临写到创作。特别重视的是在书法教育中融合书法简史、书法常识、书家故事、书法欣赏等传统文化中育德的基础内容,让学生在“写字”──“书法”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习得学习与做事的一种积极认真态度和负责精神,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如,从“宋四家”的故事中,学生领悟到一个好的书法家不仅字要写得好,人品更加重要……

  宝山区大场中心小学 实施书法育人方略

  书法教育的韵味,就是教育在书法中的寻味。大场中心小学提出的“以墨养性、以墨启智、以墨健体、以墨陶情”的主张,体现了以墨育德的宗旨和教育的韵味。

  学校打造“墨香书韵,丽园行动”品牌项目,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系列活动,加强对学生“爱国教育”“生命教育”“创新教育”“行为养成”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思想教育,号召学生从书法习字中感悟古典文化,从读经典书籍中寻找传统美德,在书法特色争章活动中体验美、创造美……学生在活动中规范言行,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收获喜悦,用实际行动不断美化墨香飘溢的校园。

  金山区吕巷小学 书法国画互为基础

  吕巷小学已形成以诗文书法,互为载体、书法国画,互为基础、“练字、恋书、炼人品”的书画教育特色。

  书法国画,互为基础。由于书画同源,作画时便自觉不自觉地以书入画了,落款于画面上,成为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落款的内容与画面紧密联系并富有诗意,构成中国画的另一种形式美。诗文书画,互为载体。文学艺术给书画儿童以思想、艺术的滋养,提高了文化水平和审美情趣。学校的书画教育立足乡村田野,定位于“写写画画、自娱自乐”。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光明学校兴建“碑廊”修身养性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光明学校投资近二十万元兴建的“碑廊”,可谓沪上校园书法“第一廊”,学校选取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优秀碑帖,进行写真、翻刻,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与古代书法家对话的平台。在这里,你可以浏览到中国书法长河中的优秀碑帖,领略书法的深厚积淀。“精品壁”──与名家名作的对话之处。在学校教学大楼的休息平台、走廊墙壁上,布置着经过写真放大的古代著名书法家的精品之作。“景观石”──让学生的书法在校园中“流芳百世”。在校园的小路边及绿化丛中,散落着一些形态不一的石块,上面镌刻着学生的书法作品,其诗句与绿化相吻合,达到了书法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书法墙──修身养性的重要载体,介绍汉字的演进发展,不同时期书法的特点。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熏陶其灵魂,体会写好汉字的荣耀与尊严,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陀区子长学校 书法教育润泽人生

  子长学校是1996年9月以陕北革命志士谢子长命名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确立了“人人会学习,个个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科技教育启智慧,书法教育润人生”的办学特色。

  1996年,上海书法家陈小康老师开始领衔学校书法教学,根据陈老师的“书法进课堂”的设想,学校正式将书法课排入课表,纳入到一至八年级的正常教学中,并提出“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教育思想,形成了普陀区书法教育品牌。2000年,学校被授予“全国书法实验学校”称号,学校的书法特色受到国内外同仁的认可与赞叹。2013年被评为“全国书法示范学校”,“以字厚德,以字启智,以字健体,以字育美”的办学特色更加突显。

  2012年,上海第一家教师书法培训基地──“普陀区教师书法培训基地”在子长学校挂牌,特色辐射效应具体显现,至目前已成功举办3期,培训学员140余名,其中一批学员已担当起所在校书法教育的任务。

  杨浦区鞍山初级中学 练习书法感受文化

  过了小学“习字期”,又面临“电脑打字”的现状,初中生究竟还有没有必要练书法?杨浦区鞍山初级中学经过多年探索完成的“初中书法教育的实践研究”报告显示,中华民族传统的书法教育在初中仍大有可为。

  学校将书法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将毛笔字的流畅书写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使语文教学和书法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该校合理安排课时,保证每周有书法课,开展书法课外小组活动,在初中低年级普遍开设书法校本课程,中高年级开设书法欣赏课,并保证全校每周一节写字课。

  学校不但要求学生练字,还经常给教师开设书法辅导讲座,要求每位教师每周练字。每个学期的教师“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比赛和学生的硬笔、软笔比赛,都是全校师生展示自己写字能力的舞台。教师通过讲述书法家的故事启发学生,使他们懂得做任何事都要像练书法一样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另外,抄一句名言、一副对联、一首唐诗、一篇古文,学生在写字过程中受到了文化熏陶。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顾明远演讲稿结集出版《顾明远教育演讲录》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首发 (2014.11.13 17:08:50)
  • 叶圣陶教育出版思想学术研讨会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社举行 (2014.09.15 17:03:32)
  • 叶圣陶教育出版思想学术研讨会暨人民教育出版社《叶圣陶全传》《叶圣陶教育名篇选》首发仪式在京举行 (2014.09.12 10:30:03)
  • 《中小学校管理评价》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4.08.25 9:43:16)
  •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国学》更名为《少儿国学》 (2014.06.05 11:19:36)
  •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探索——李铁映论教育》首发 (2014.03.24 10:47:11)
  • 《温家宝谈教育》在京首发(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10.31 9:02:31)
  •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电化教育 (教育技术)史》首发式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 (2013.09.26 8:25:03)
  •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记者足迹》展现记者独特视角 (2013.05.08 8:33:26)
  • 人民教育出版社《倪萍画日子》受海南读者追捧 (2013.04.22 17:15:06)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