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副校长朱光磊讲话 人教社副总编辑郑旺全讲话
天津会现场
《会通汉语》
朱光磊说,南开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至今已经走过了63个春秋。此次推出的《会通汉语》系列教材,经过了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和众多留学生的反复试用,凝结着南开汉语教学的宝贵经验。教材的推出,不仅是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史上的一项标志性成果,也将为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南开人的贡献。郑旺全说,该套教材是在国际汉语教育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功能为主导的一套实用性的汉语教材。从酝酿到编辑出版,双方合作团队发挥各自优势就编写思路、合作模式,结构设计、读者定位等方面进行充分交流。相信教材为广大汉语学习者提供了完美的学习方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做好教材的后续编撰、出版、培训和服务工作。张彤辉认为,具有后发优势的《会通汉语》是一套“代表目前国内汉语教学水平的一套非常完整的教材”,将与目前对外汉语主流的《发展汉语》《实用汉语》《博雅汉语》等教材形成“鼎足而立”的态势。《会通汉语》教材主编卢福波教授、教材编者梁晓萍和李敏老师分别对教材的整体设计和具体使用做了详细而精彩的说明。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天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会长钟英华教授做总结发言。
《会通汉语》系列教材由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历时三年倾力打造,适用于学习汉语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各类长短期进修生。全套教材共12种,包括《会通汉语·读写》(第1-6册)和《会通汉语·听说》(第1-6册)两个系列。它的突出优势是:(1)研发团队阵容强大。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八大教育基地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我国教育出版的国家队,双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2)教材结构新颖,《读写》《听说》紧密配合,话题一致,节奏相应。整套教材装帧精美,图文并茂;(3)教学资源丰富。教材设计了大量形式多样、趣味性强、贴近生活的练习和任务,同时配有音像资源,将一线教师从繁重的备课压力中解放出来;(4)充分尊重用户体验,广泛听取留学生意见,试用了3轮以上,初级部分甚至达到6轮。它的主要特色是:(1)采用“功能·情景·任务”三位一体的汉语教学模式,借助大量交际情景、图片和交际任务的设计,拉近课堂内语言仿真应用与课堂外语言真实应用的距离;(2)采用“《读写》引领,《听说》拓展,全面配合”的教材设计;(3)采用“即学即练、精讲多练”的强化训练方式;(4)采用语词句章多层次兼顾的教学体系,除传统的词汇教学和句子教学外,重视构词能力强的语素的教学,重视语块教学和篇章教学;(5)采用“紧密贴合课堂,与教学节奏相应”的教材编排方式,引领、跟进课堂“教”与“学”的全过程,满足课堂教学的各种需求;(6)配备了大量切合需要、完整齐备的教学内容和材料,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会通汉语》系列教材的推出,是国际汉语教育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不断努力与探索的结果,是国际汉语教育领域一次极具创新意义的实践,必将很好地满足汉语国际传播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需要。在分享会现场,使用过多种对外汉语教材的比利时留学生阮娜薇认为,《会通汉语》难度设置得当,内容通俗易懂,是一部可以“自学”的汉语教材。越南留学生梅芳则认为,《会通汉语》将汉语言与汉文化融为一体,提供大量的生活情景,涉及广泛的社会领域,既是汉语言的学习材料,也同时是学习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理念、习俗的文化材料。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