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上午,“戏曲传承与保护”理论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越剧文化研究”出版座谈会在杭州浙江省文化厅举行。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杨越光,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省政协文教卫主委、文化厅原厅长杨建新,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省文化厅艺术处等相关部门领导,以及我省文艺界有关部门领导和资深专家汪俊昌、钱法成、沈祖安、胡小孩、施振眉、陈坚等出席座谈会。浙江大学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袁亚春、副社长黄宝忠也出席了座谈会。
会议由省艺术研究院郑楚森院长主持,杨越光副厅长致辞。杨越光副厅长希望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会同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围绕新常态下“戏曲传承与保护的理论建设”这一主题,从戏剧口述史、戏曲剧种史、舞台演出史、艺术家评传、优秀传统剧目汇编、传统音乐唱腔曲牌汇编,以及戏曲生态保护、戏剧名家传记拍摄等方面,整合资源,提出具体规划方案,推动浙江艺术“文化记忆工程”的启动与开展。
会上,袁亚春总编和“越剧文化研究”作者、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蒋中崎研究员分别介绍了本书的出版情况和写作情况。袁亚春向与会者简单介绍了浙大出版社在学术文化出版方面的相关成果和未来计划,并在介绍本书的组稿背景和编辑出版“打磨”过程时指出,“越剧文化研究”系列图书的出版表明了出版社与研究者之间在趣味和文化上的契合。蒋中崎研究员则介绍了历时十年的编写历程,并坦言,整个过程非常艰难,“以前对越剧的研究大多以演员的回忆、评论为主,或者是一些报刊评论,真正从学术和学者的层面探讨研究越剧的资料非常少” 。
最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越剧文化研究”出版的价值与意义,特别是新常态下戏曲传承与保护理论建设展开了深入的研讨。研讨当中,专家学者对“越剧文化研究”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该丛书为越剧理论研究撑起了“大旗”,对新常态下戏曲传承与保护理论建设具有参考借鉴意义,同时有助于推动其他戏曲剧种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此外,这部书对这些年前辈的成果进行了很好的梳理,就像登山,某种意义上来讲,它的出现,使越剧研究攀上了新的高度。
此次研讨会由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与浙江出版社联合承办。与会专家既有戏曲家、艺术评论家,也有来自高校的教授,还有来自浙江省艺术研究所和文化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 “越剧文化研究”系列图书介绍
“越剧文化研究”系列图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3月出版,是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蒋中崎研究员历时十年时间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该系列分《越剧文化史》和《越剧文化论》两卷,共计约120万字,旨在将“志”、“史”与“论”结合起来,从多角度系统地审视越剧起源、发展和繁荣的方方面面。全书较为全面、完整地揭示了越剧发生发展的文化环境与艺术特色,以及越剧在中国戏剧史、文化史,特别是江南文化(尤其是长三角文化)中的价值、作用与地位。
来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0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