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9:30,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京东图书、北大博雅讲坛联合举办的“与世偕行——《李光耀观天下》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隆重开幕。会议全程共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嘉宾致辞,第二环节为围绕新书的主题讨论与互动。

翟崑 庞中英 张锡镇 孙恪勤

翟崑

翟崑 綦大鹏 王正毅 王杰 赵可金

观众互动
出席此次会议的特邀嘉宾有: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共识网总裁周志兴,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联合国基金会董事袁明,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王明舟,以及京东副总裁王笑松。参与主题讨论环节的嘉宾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锡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正毅;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杰;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綦大鹏;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庞中英;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孙恪勤;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主任赵可金,以及兼任此次会议主持人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

罗家良大使致辞
大会首先由罗家良大使致辞。他说:“早在中国对外开放前,李光耀先生就领悟到新加坡与中国交流的重要,因此,他在新加坡和中国建交时,就已经对新中两国建立密切合作伙伴关系铺平了道路。”同时,罗先生宣读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生特地发来的贺词,其中提到:“这本书收录了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对世界地缘政治,特别是国际社会重要成员国和区域国家发展的看法,同时也表达新加坡在一些国际课题上的立场。书里提供的观点是李先生从政超过半个世纪,以他个人对于时局的洞察,以及他与国际领袖接触往来的经验所得出来的结论。我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更多中国读者了解李先生对国际事务的看法,以及认识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对于书中为什么将《中国:一个强大的中央》放在第一章这个问题,李显龙先生的贺信做出了间接的回答:“李光耀先生长期以来十分关注中国的发展,在本书的第一章中,李先生就以中国为主题。李先生深信中国具有巨大潜力,同时可以在区域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他希望看到中国取得成功,并且顺利地融入国际体系。李光耀先生一直致力于加强新加坡与中国的关系,曾先后访问中国三十多次,在两国于1990年正式建交之前,李先生早在1976年就对中国进行了首次访问。从那之后,李先生和中方伙伴为新加坡与中国奠下了坚实的合作基础。”相信在未来,《李光耀观天下》一书将为继续扩大和深化中新两国的双边合作关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刘伟校长致辞
刘伟副校长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了新加坡驻华大使的出席和新加坡总理的贺信。同时高度肯定了李光耀先生的治国理政智慧,他提到:“当前,我国外交与时俱进,深化同周边国家,包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积极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同时提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诸多倡议,积极推动国际秩序的新变革,在这个过程当中,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需要深入思考,理性行动,《李光耀观天下》一书所蕴含的宝贵智慧,正是可以给我们提供富有价值的借鉴。”他在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表示祝贺的同时,也郑重地向广大读者推荐了这本书。

周志兴致辞
周志兴总裁从李光耀何以能三十二年担任新加坡总理、长久地站在世界讲台上谈起,呼吁在当下,大家应从世界看中国、观天下,以“透彻地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认为“观天下也好,从世界看中国也好,都要客观全面,在这方面我们常常做的不够,总会根据需要而不是根据事实来选择世界的讯息,结果是造成了不少的误判”。

袁明致辞
袁明教授在发言中谈到,她有机会历读了《李光耀观天下》一书的英文、中文繁体和中文简体三个版本。袁明教授以影响世界的智慧的视角去理解《李光耀观天下》,她颇有感慨地说:“《李光耀观天下》是一位亚洲的智者留下的政治遗言。……开篇就说中国和中国的快速发展。后面的章节虽然论及美国、欧洲、日本、印度、东南亚和中东,但是几乎每一章都有内容涉及与中国的关系。这个大判断和定位有眼光,见格局,也费了心思。”“这种对质量的追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关键之处不绕圈子,把话说透。陈庆珠大使离任前夕,美国一家偏保守的媒体采访她,谈起美国的亚洲政策。她很坦率地说:我想如果美国重返亚洲遏制中国,那是行不通的,亚洲国家不会在这方面达成统一。我们不想再经历一次冷战。这个信号十分清楚。《李光耀观天下》一书里,这样的警句也很多。”

王笑送致辞
接着,王笑松先生在致辞中,具体提到如何把《李光耀观天下》这本“非常好的书”通过他们的电商服务推送给读者,让读者“遇到这样一本好书”,京东将努力为这本书迅速抵达读者保驾护航。

王明舟
最后,王明舟社长致辞时表示,北京大学出版社作为一家在中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出版机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图书,这次一定努力将李先生的著作出版好、发行好。

刘伟常务副校长向罗家良大使赠送新书
在刘伟副校长向罗家良大使赠送中文版新书之后,会议进入第二个环节的专题讨论与互动阶段。各位学者就《李光耀观天下》一书展开了激烈的思想碰撞,频频赢得现场观众的掌声。

张锡镇
张锡镇教授长期从事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研究,他不仅较为客观地评价了李光耀的历史功绩,而且肯定地认为:“李光耀先生的国际战略思想已经成为世界文明进步的宝贵财富,值得世界人民继承和发展,我相信《李光耀观天下》这本书将成为我们研究国际问题的战略思想宝库之一,李光耀先生的闪光思想一定会发扬光大。”

庞中英
庞中英教授首先向北京大学出版社表示祝贺,他认为“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全世界都重视,所以我们中国的读者也应该重视”。他建议读者对照世界形势来阅读这本书,并且希望能有批判性的思考。

孙恪勤
孙恪勤研究员认为,李光耀的国际贡献最主要的是模式上的,新加坡的治理模式开创了一条“东西兼容”的方式,为世界提供了借鉴。

王正毅
王正毅教授表示,这本书是研究李光耀的必读书之一,他指出,李光耀的历史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制度惯性,尤其是其成功的民族政策;二是思想大国,他为新加坡这样一个小国树立了大思想。
綦大鹏教授重点从新加坡道路的研究角度谈到,新加坡确实确立了一个国家从一个发展中国家成为一个发达国家的基本道路,他还认为,“李光耀为我们建立了一个今天应对全球化最准确的坐标”。
王杰教授从传统文化研究的角度谈到这本书的价值,呼吁应当学习书中有关对待文化的态度和制度建设上的启迪。 赵可金副教授认为当前中国存在一股学习新加坡的热潮,其中最应该学习的是李光耀的伟大智慧,包括他所揭示的“人的智慧”和“国家的智慧”。
翟崑教授在最后的总结中,简要概括了大家的发言,也对其间学者与听众的互动进行了点评。他总结到,这次发布会的主题是“与世偕行”,这个“世”应该是四个含义,第一是“世界”,第二是“时代”,第三是“趋势”,第四是“实在”:“经过几位嘉宾的演讲,经过两轮沙龙讨论之后,我们可能会对这些认识更加关注,更加深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传播得特别快,流传得特别广,效益也特别特别好。”
发布会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致辞嘉宾留影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