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世界可持续发展报告研究组在京发布《2015世界可持续发展年度报告》(订购)(以下简称《报告》),这是我国首发的第一份针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科学与行动的专业研究报告。《报告》由编写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名誉组长牛文元带领团队经三年研究编写而成,实现了中国智库在世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多个第一。
据报告主编牛文元教授介绍,早在201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报告》研究组就开始规划编纂我国首份《世界可持续发展报告》。《世界可持续年度发展报告》是一份连续性的专业报告,它将全方位地关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进展,并以中国学派所独创的理论与方法对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独立的评价。报告主要在以下6个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第一,整体推出“可持续发展科学”的中国学派:总结出可持续发展科学的两大主线、三个元素、四个方向以及求取可持续发展内部逻辑自洽的“三度”原理。《报告》应用这些理论首次全面评价各国可持续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目标预期。
第二,应用独创的可持续发展“拉格朗日点”理论,首次定量计算出世界35个代表性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间表”。据计算,在“无世界大战发生、无全球性经济危机发生、无全球性国际治理结构失控发生、无全球性网络灾难发生、无全球性不可控事件发生”的前提设定下,全世界率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五个国家分别是挪威(2040年)、瑞士(2045年)、加拿大(2053年)、芬兰(2054年)、奥地利(2056年);世界最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国家分别是莫桑比克(2141年)、喀麦隆(2121年)和尼日利亚(2119年)。
第三,针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开放工作组”所拟并将提交联合国特别峰会通过的17项目标与169个子项,以及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与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ISSC)所做的专业评议,《报告》提出了自己的系列判断。着重指出原目标设计“不分国别、不考虑发展阶段、无选择性排序、不明确共同而有区别责任”等的缺失,重新对全球五大类国家(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国家),提出了更具针对性、更加符合各国实际、具有优先次序排列的目标组合,这将对全球“后发展议程”的讨论与确定起到积极作用。
第四,坚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方向”,独立设计完整的指标体系,应用国际公认数据,在全球首次定量计算192个国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五,在全球第一次推出独创的测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资产负债表”,并据此列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净资产”雷达图。
第六,对后发展议程可能遭遇的全球挑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2015世界可持续发展年度报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来源:科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