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光明日报评论部与外语教学研究与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光明读书会——莎士比亚沙龙:第一对开本的复活与重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五层环形会议室举行。
沙龙邀请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外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辜正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陆建德,“国立”台湾大学戏剧学系及外国语文学系名誉教授、辅仁大学跨文化研究所讲座教授彭镜禧担任嘉宾,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英语学习》杂志主编侯毅凌担任主持。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沈卫星,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外研社社长蔡剑峰,外研社副总编辑章思英等出席沙龙。

沙龙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80人的会议室座无虚席,过道里也挤满了听众。围绕现代人为何还要读莎士比亚,如何读懂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在众多莎士比亚版本中为何如此重要,为何要重译莎士比亚,团体译者和个人译者译莎士比亚全集利与弊等问题,嘉宾展开了热烈讨论,以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发言赢得听众阵阵掌声。

举办此次沙龙的契机是外研社于今年7月开始陆续推出的《莎士比亚全集•英汉双语本》,共计39册。北大辜正坤教授担任主编并翻译了多个剧本,许渊冲、彭镜禧、罗选民、傅浩、刁克利、孟凡君等目前华语翻译界和莎剧研究界的诸多知名学者也参与了翻译。与众多莎士比亚中译本相比,该版本尽量肖逼原作整体风格,以诗体译诗体,以散体译散体,并在传承现有中译本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读者的审美趣味,增强中译本的可读性。辜正坤教授在“莎士比亚诗体重译集序”中写道:“我们希望美是这套译本的突出特点。”
该版本的英文是以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对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300多年来首次全面修订后的版本(皇家版)为蓝本。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的最大特色在于保存了莎士比亚原有演出剧本的形式,尽可能还原莎士比亚时代剧院实际演出的情形,是众多导演和演员最为钟爱的莎士比亚文本。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诞生于1623年,由莎士比亚的演员同僚结集出版。
2016年是莎士比亚400周年忌辰,外研社综合出版事业部总经理、《莎士比亚全集•英汉双语本》项目策划人和负责人姚虹介绍说,外研社值此之际推出重译本,既是向莎翁经典致敬,也是为莎翁经典注入新的生命。

在沙龙上,光明日报副总编辑与外研社社长蔡剑峰致辞,并分别代表光明日报评论部和外研社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在今后的合作中,双方将通过举办有影响力的活动、论坛等多种形式,创新、拓展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合作模式,实现双赢的共同目标。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