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回暖,北大博雅讲坛经过春节的休养, 又有全新的活动和大家见面了, 这个春天我们要聊一聊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一个哲学家, 福柯——这个贴满了 “疯癫”、“天才”、“性史”、“考古” 等标签的男人

活动时间:3月19日(周六)14:00—16:00
活动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报告厅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 798艺术区)
活动介绍:
法国思想家福柯离世已逾三十年,但其思想至今仍产生着持续而巨大的影响。随着近年来福柯法兰西学院讲座的相继出版,以及福柯的一些新文本的面世,今天的福柯形象同他去世时的思想形象有了很大的差异。今天出现了一个新的“福柯的面孔”。本次对谈邀请国内三位资深的福柯研究者和译者,围绕着福柯的思想遗产展开讨论。尤其是他的生命政治,治理术和自我技术等等这些当今的福柯研究的焦点话题。
嘉宾介绍:

杜小真,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西方哲学会理事,国际哲学学院通讯教授,法国巴黎七大葛兰言中心成员,巴黎高师法国当代哲学研究所成员。专著有《萨特引论——一个绝望者的希望》《勒维纳斯》《自由与存在的重负》等;主编《福柯集》等。

汪民安,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著有《福柯的界线》等;主编《福柯的面孔》《福柯读本》《福柯文选》等。

吴琼,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著有《雅克·拉康》《走向一种辩证批判:詹姆逊文化政治诗学研究》《西方美学史》等;译著有《西方的没落》《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等。
主 办 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北大培文
协 办 方 京东图书
活 动 形 式 嘉宾对谈+读者问答
主题图书:

《福柯文选》
《声名狼藉者的生活:福柯文选Ι》结集的文章主题是书写,对疯癫、文学、死亡……的书写。书写不仅是时间的耗费、死后的游荡,更是巨大的义务,在揭示的同时隐藏,在穷尽的同时设限,最终,在书写中,在书写与疯癫、文学、死亡的交汇处,生命获得某种继续增殖的快乐。
《什么是批判:福柯文选Ⅱ》结集的文章主题是关于批判,批判是在哲学周围不断成形、扩展、再生的,它指向一种未来哲学,或者暗示着取代所有哲学的可能。对福柯来说,批判的重要性在于:试图弄清在何种条件下,可以使启蒙这个问题——即权力、真理与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适用于任何历史时刻。 《自我技术:福柯文选Ⅲ》结集的文章主题是自我技术,自我技术决定了个人如何把自己构建成为自身行动的伦理主体。对古代人而言,这意味着:人们是怎样改变自我的?改变自我的目的、技术、影响何在?对自我技术和自我文化变迁的考察,构成了福柯晚年思考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塑造了晚期福柯一种典雅的语言风格。
欢迎大家阅读《福柯文选》 并在活动时与嘉宾交流互动 北大博雅讲坛活动总策划 王丽娟 合作邮箱:wanglj633@163.com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