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重庆大学出版社“思想家眼中的艺术系列丛书”——解读与重塑 - 学术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学术专栏
重庆大学出版社“思想家眼中的艺术系列丛书”——解读与重塑
张夫也
2016-04-21 09:34:12  来源:重庆大学出版社 
 


  《思想家眼中的艺术》系列丛书即将陆续出版了。这套译丛以重构为题,审视西方著名思想家论艺术及视觉文化的视角。正如译文中所言,重构预示了将再一次地构建,不只是向国内艺术学领域的读者们较为全面地介绍这些西方当代思想家的观点,更是试图以重构之名从艺术学的视角剖析他们曾经的一些质疑与拷问。当然,在各种信息平台已经对这些思想家们的话语进行反复解读的今天,这套丛书为解读被讨论的思想家们及其成就无疑提供了一个易于接受的新视角,从这个意义来讲,重“构”实际上是为了重“塑”。

  以“从视觉出发”为立足点,通过层层揭示和实例分析,使我们能够从深奥难解的语句中,了解到思想家们敏锐而深邃的观察力和思想力,如海德格尔借助对艺术的探析思考“存在之意义”,利奥塔、拉康围绕着“物”的空无对艺术所作的阐释,德勒兹对“块茎”概念的分析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这或许就是换一种方式,对上述思想家进行再认识或重塑其道的注解版。众所周知,这些思想家的独特见解和他们提出的某些概念,已被国内研究者们在不同领域中进行了深化和拓展。

  其中,海德格尔对艺术真理的追问,以及试图确切地阐释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如他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模式”,并揭示被遮蔽但可通过艺术家置入其中的真理。再如德勒兹的“块茎”思维模式,为我们认知层次分明的西方文化认识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尽管我们并不能认为“根茎”思维模式就是对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树状”思维模式的一种挑战或替代,但后者的延展与联结方式的局限性显然已经凸显。

  这其中,难免会带有原作者个人的观点或倾向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艺术”的视角对思想家们成就的再度认识和评价。在今天,随着“互联网+”, 甚至是“万物联网+”热潮的兴起,我们审视艺术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艺术、技术甚至是科技的本质与意义再次被追问和思考的同时,全面地研究和解析西方著名思想家们的艺术观,可以更为深刻地从“高技术”崇拜的表象下,理解艺术本体以及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本套丛书的推出,不是为了回顾过去的艺术或文献的补充,而是提请艺术界同仁共同思考如何理解和看待今天乃至未来的新艺术。重庆大学出版社独具慧眼,与时俱进,积极组织学术力量开展这套丛书的编译工作,《思想家眼中的艺术》系列丛书今天能够成功付梓,当是丛书团队高定位、高效率的完美回报,也是出版部门与诸位译者精诚合作,辛勤工作的成果。相信这套丛书能够在我国方兴未艾的艺术教育和艺术研究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为序。      

来源:重庆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