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大型典籍《四部丛刊》由高教社再版面世 - 学术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学术专栏
大型典籍《四部丛刊》由高教社再版面世
2016-05-13 09:26:39  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年4月29日,第二届陕西丝路图书交易博览会召开期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再版的大型典籍《四部丛刊》首发式在古城西安举行。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陆克文,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禹鸿斌,总经理范新坤,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陕西省图书馆馆长马民玉,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苏雨恒出席首发式,多所高校领导、专家学者、图书馆代表参加了首发式。

  作为《四部丛刊》的出版方,苏雨恒社长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了感谢。他指出,高教社多年来始终坚持与中国学术研究、文化建设同发展、共成长,出版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重量级学术著作。在新技术、新理念支撑下,精心编校加工、精心印制再版的《四部丛刊》,必将对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对进一步发挥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积极影响,发挥重要的作用。未来,高教社仍将致力于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建设成果积极地在世界领域内传承和推广,在全球出版领域,成为引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范新坤总经理在致词中表示,高教社是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担当者,让更多的人阅读到《四部丛刊》,是出版发行人的责任和使命。

  党怀兴副校长在讲话中对高教社投入巨资再版《四部丛刊》的壮举给予高度赞扬。他认为,《四部丛刊》是中华典籍中的瑰宝,高教社再版《四部丛刊》是一项文化盛举,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源泉,对它的传承和弘扬彰显了高教社作为出版主力军的魄力、眼光和担当。

  与会嘉宾合影

  《四部丛刊》的责任编辑杨亚鸿对此套丛书的历史地位、版本特点和收藏价值等内容作了介绍。《四部丛刊》是我国近代以来第一部以现代学术精神和民主观念编纂整理的大型古籍丛书, 集聚中国古代诸子百家思想之大成、荟萃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精华,上世纪初由我国著名学者、出版家张元济先生依古代“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穷毕生精力纂辑而成。自上世纪1919年初编问世,1936年续编、三编印成。问世以来,一直深受文史工作者推崇,所收文献常被用作古籍整理的底本。但现在全本存世已经极少,并且被图书馆视为珍品,不再轻易借阅,今人想一睹全貌或窥其局部都非常困难。为了更好地利用古籍,保护、传承文化精华,弘扬传统文化,高教社历时一年、投入数十人编校加工,在2016年影印再版全本《四部丛刊》。此次影印再版《四部丛刊》,多方汇集数套藏本,互相参照,择其善者,在运用最佳印制材料、最新印装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现代读者的阅读体验,对原文进行了无缝扫描、同比放大、对比度调节等诸多改进,使重印版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将原《四部丛刊》初编、续编、三编之3122册重新分为655卷;为方便读者查阅检索,还特别编制了索引;连同索引卷,一共辑为656卷。高教社《四部丛刊》限量发行500套,为便于馆藏或家藏,可定制选配精美红木书柜,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部分《四部丛刊》卷本

  首发式后,与会嘉宾们翻看了现场展出的《四部丛刊》部分卷本,纷纷赞叹古籍“新”作,意义重大,卷页之间,满溢着出版者的“匠心”。

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