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高钢新著《传播边界的消失》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 书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讯
高钢新著《传播边界的消失》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6-06-14 09:05:03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6月7日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钢新书《传播边界的消失——互联网开启再造文明时代》日前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学者的视角,讲述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分析互联网应用对社会文明进程的影响。

  该书是一本从传播学和社会学角度对互联网时代进行观察的著作,它试图描述互联网技术的前沿发展态势,说明互联网技术推进的人类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解读互联网对人的发展、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它力求向人们说明互联网不仅是技术革命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的深刻背景与原由。它还要向人们讲述互联网丰富的社会功能和潜在的变革本质。

  高钢在该书引言中提出,目前影响信息传播模式改变的三大核心技术已经日益清晰的呈现在我们面前。一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它拓展着信息传播的自由时空,使得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流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以实现。二是智能便携的发展,它提供了网络信息技术多元社会应用的个人平台。三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云计算服务的发展,它极大地推进着人类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服务共享和设施共享。在满足多元社会需求的同时,提高着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

  作者简介:
  高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首都互联网协会副会长。
  1992年作为有特殊贡献专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第一代互联网新闻传播从业者。从事职业新闻工作25年,采写了大量反映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度报道。
  2003年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九八五”工程校级攻关项目等重大课题。

  目录预览:

  第一部分 谁是未来新闻的报道者——人类信息创造模式的改变
  维基技术的能量
  维基技术的运行机制
  为自身发展而创造 为社会共享而协作

  第二部分 从“谷歌(微博)地球”的功能演进看未来信息传播的多元维度
  谷歌地球的神奇“野心”
  信息传播功能演进的三个方向
  谷歌地球的启示

  第三部分 “人立方”:绘制人的社会关系信息图景的尝试及意义
  解读人的社会关系的新路径
  “人立方关系搜索”的创新意义
  从搜索信息到破译关联
  “人立方关系搜索”的局限
  数据的潜能

  第四部分 多网融合趋势下信息集散模式的改变
  三网融合的艰辛
  三大传播技术的呈现
  信息集散模式的改变
  信息安全:人类面对的新威胁

  第五部分 媒体融合:人类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
  初识“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的趋势性特征
  媒体融合的革命本质
  媒体融合时代的变革诉求
  数字摄影,旧时代的挽歌

  第六部分 物联网:当人类与物质世界连接起来的时候
  物联网的召唤
  物联网推动的大趋势
  物联网对人类信息传播的影响

  第七部分 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的交叠演进
  技术的宏图
  信息革命与社会变革互为因果
  第八部分 互联网信息环境中新闻教育的改革和公民素养教育的设计
  中国新闻教育基础元素的建构
  中国新闻教育需要完成的三个方向性融合
  国家的隐忧: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
  从公民素养到国家理想

来源:人民网 2016年6月7日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