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周易诠释》与《周易密钥》兰州大学出版社 - 学术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学术专栏
《周易诠释》与《周易密钥》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6-10-11 16:46:09  来源:兰州大学出版社 
 

    周易诠释(卷一、卷二、卷三)》与《周易密钥(卷一、卷二)
   
作者介绍

    李守力,山东青州人。1968年生,1987年考入中国农业大学,1991年毕业,先后担任工程师、一级建造师。担任国际易经研究院院长、中国建筑文化中心易学与建筑委员会副主任、青州市第一届佛教协会会长、青州市孟母堂书院名誉院长等职务。

    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熏陶,三十年潜心研习中国传统文化,坚守经学道统,重建经学,倡导道器合一、经世致用思想。在《周易》经学、儒学、佛学、道学、命理学、堪舆学、奇门学等传统文化方面有深厚的造诣。

    2009年—2015年,梳理历代易学著作1500多种,参考文史文献、考古文献、期刊文献,历时六年写作,总结三十年易学研究成果,独立完成230万字的《周易诠释》(三卷)和《周易密钥》(二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

经学主张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新儒家自觉不自觉地使用西方的解释架构来解释中国文化,尽管他们在感情上认为自己是在弘扬中国文化,然而中国文化的经学道统不知不觉的崩溃了。

    经者恒道也,经典文献是中华文明的生命,经学道统是中华文明的灵魂,贯穿6500年华夏文明之始终(伏羲画卦至今约6500 年)。中国文化经学道统的崩溃意味着中华文明的断崖式衰落。要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必须重建中国文化经学道统。

    孔子在帛书《易传》说“得一而群毕”,《汉书•艺文志》说“《易》为五经之原”。《易经》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重建中国文化经学道统是以《周易》为核心的。《周易诠释》《周易密钥》属于经学著作,而非学术著作,其写作宗旨是:奉行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思想,重建经学解释系统,然后再用经学解释系统去溯源六千五百年华夏文化体系。在儒道合一的经学道统前提下,连接《藏经》道统、《圣经》道统,善用人类一切先进文化,利用逻辑学、数学、科学、哲学等西方文化来证成中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华夏文明重现光辉,其命维新,惠泽天下。

《周易诠释》与《周易密钥》两书写作目的和研究结论

    刘大钧在为李尚信著《卦序与解卦理路》一书作的序言中说:

    《周易》古经有两个难解之谜:一个是《周易》古经的卦序(今本卦序)是怎么排列出来的,它要表达什么思想?另一个是《周易》古经卦爻辞是如何编纂出来的,六十四卦卦爻辞究竟在讲些什么?

    李学勤在其《出土文物与<周易>研究》也提到以上的卦序问题。这两个问题至少困扰了人们两千余年,刘大钧说“两千余年中,尽管各种解读多如牛毛,其中亦不乏很有价值的作品,但就卦序的本来构造与卦爻辞本义解读而言,确实皆未能很好地抓住问题的实质。”

    《周易诠释》与《周易密钥》两书写作的目的性很强,就是想解决象辞关系和卦序逻辑这两个问题。

    《周易诠释》与《周易密钥》两书的结论是:

    1.《周易》古经的体例是存在的,450条系辞(卦爻辞、用辞)的象辞关系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而且一定遵循“一以贯之”的法则。

    2.《周易》古经的64卦卦序符合严密的古代象数逻辑结构。

《周易诠释》与《周易密钥》两书的主要特色:

    《周易诠释》与《周易密钥》两书写作的目的决定了其写作特征:

    1.逻辑性强:64卦的解读遵循统一的象数义理逻辑法则。

    2.参考文献多:全书参考《周易》著作约1500种,其他相关文史著作约1000种,期刊论文约3000篇。

    此书遵循传统的经学解释的路径,融汇《四库全书》、《续四库全书》以及近代名儒的易学著作共有1500余种《易经》类著作,一卦一爻、一字一句解释《易经》本文。

    《周易诠释(卷一、卷二、卷三)》与《周易密钥(卷一、卷二)》两书写作遵循“经传合观”为纲领、“经传分观”为辅助的思想原则。

    众所周知,《周易》包括《易经》与《易传》,《周易》自汉代被奉为经学之首,传统易学向来把《易传》看作是《易经》的标准解释,看作是认识《易经》的唯一路径。所以,两千年来以传解经,牵经就传,经传已经成为相即不离的一个整体。直到上个世纪初,随着疑古派经学观的兴起,传统经学遭到颠覆性破坏,但也带来了考古、训诂、西方科学等多学科、多元化研究《周易》的新局面。所以《周易诠释》与《周易密钥》两书是在以“经传合观”的纲领下融合“经传分观”的理路。


    来源:兰州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兰州大学出版社《周易方法论》 (2016.01.18 10:51:14)
  • 上海书展访清华大学出版社《国学旨归》作者周易玄先生 (2014.08.20 15:02:14)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周易守正2——易卦文辞释解》  (2013.11.20 16:28:40)
  • 复旦大学出版社《周易文化百问》---周知万物的智慧 (2011.04.08 16:45:12)
  • 《周易宗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2.07 10:22:31)
  • 《周易与人生智慧》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10.15 11:25:28)
  • 掀起《周易》的神秘面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揭开帝王的秘籍——正读〈周易〉》 (2010.09.28 11:28:14)
  • 《周易与人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07.23 10:17:38)
  • 《<周易>管理日志》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07.07 10:14:27)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