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之生命木之心:天地人三卷》
[日]西冈常一、小川三夫、盐野米松著,英珂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第一版,88.00元
内容推荐 随着制造业日益发达,传统民间手工艺受冲击,手工业者的技艺尤为珍贵。近年“匠人”精神常被提及,这一精神被充分践行的日本,如今依然活跃着一批修造、维护(古代)寺庙建筑的“宫殿木匠”,这一群体以精湛技艺和近乎信仰的职业精神继承传统并有所发展。本书即源自几十年来专事日本民间工艺匠人采写的作家盐野米松对西冈常一、小川三夫等三代日本“宫殿木匠”长达十几年的采访,记录对方口述内容而成。在那些朴实无华的讲述中,从木材的选取到修建、养护木造寺庙建筑的门道,再到从技艺到内心的统一,上升到精神层面,淡化利益诱惑,不追求速度和量产,令那些已越千年的木造古建筑仍坚固、壮观。秘诀无他,尊重自然,敬畏传统,年深日久磨练的技艺加上虔诚之心,与外部世界种种不利因素抗衡的勇气。 作者简介 西冈常一,出生于奈良县斑鸠町法隆寺西里,与祖父西冈常吉、父亲西冈楢光三代同为法隆寺的栋梁。十六岁正式开始跟随祖父进行木匠学徒,二十七岁因法隆寺解体工程中对土质的鉴别得到肯定,荣任法隆寺栋梁。一九五九年修建明王院五重塔,一九六七年开始修建法*寺三重塔,一九七〇年作为栋梁开始复建药师寺的大雄宝殿和西塔,恢复已经灭迹了的唐代宫殿木匠的工具“枪刨”。一九七七年被认可为文化财产保护之技术持有者,一九九三年获得文化功劳奖,被世人称为“将飞鸟时代延续下来的寺院建筑技能传承给后世的‘最后的宫殿木匠’”。一九九五年,因患癌症去世。 小川三夫,一九四七年出生于栃木县矢板市,日本宫殿大木匠,鵤工舍创始人。一九六六年拜西冈常一为师,成为其唯一的徒弟,并参与修建法*寺。一九七七年独立创建宫殿木匠集体“鵤工舍”,鵤工舍成立后,承接了国土安稳寺、国泰寺等各地寺庙的改修、再造、新建工作。二〇〇三年被日本政府授予“现代名工”称号。 盐野米松,一九四七年出生于秋田县角馆镇,用三十年时间走访全日本,对各地的手艺人进行采写,用手艺人的语言记录他们的生活和技艺,在日本作家中被公认为采写第一人。曾因创作《古老的地图》、《加油的日子》和《空巢》等作品四次成为芥川奖候选人。2003年凭借《夏天的池塘》荣获日本绘本大奖。同年,为了表彰他常年坚持不懈的写作活动,国际天文联盟将第11987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YONEMATSU)命名。其作品《留住手艺》以及他的不懈努力,对日本保护传统手艺的文化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英珂,生于六〇年代,在日本生活及工作近十年。曾任电视导演二十余年,供职于日本NHK电视台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自由写作者,翻译者。译作有《留住手艺》。二〇〇五年创立民艺品牌“留住手艺”,推崇“崇尚宫殿精神创造时尚匠器”理念,致力于与手艺人合作,制作符合现代生活美学的民间手工产品。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