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四大国家音乐产业基地: 携手做好跨界整合“大循环” - 数字 音像 电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数字 音像 电子
四大国家音乐产业基地: 携手做好跨界整合“大循环”
作者:孙海悦
2016-12-27 09:26:2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总资产178.38亿元,同比增长47.6%;营业收入80亿元,利润总额6.6亿元。《2016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中这组数字显示,在音乐机构聚集、音乐人才汇集、产业服务集成等方面,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表现突出。在日前于成都举行的“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园区协同发展”论坛上,业界人士就进一步提升我国音乐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程度,打造繁荣共生的音乐产业生态圈展开讨论。

  人才培养事关原创根基

  自2009年至今,上海、北京、广东、成都4个国家音乐产业基地10余个园区相继成立。目前,基地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产业集聚、带动效应日渐显现。

  从音乐制作到音乐培训、艺术品拍卖、文化活动、国际交流,广东国家音乐产业基地飞晟园区走出了自己的跨界合作之路。该园区总经理邓志君谈道,园区坚持每年举办广东流行音乐节等大型活动,由此积累沉淀了很多院校音乐人才资源。

  在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炬看来,原创力是检验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首要标准。人才培养事关原创根基,他建议基地园区高度重视,积极介入这一领域。

  一些基地园区积极为原创提供土壤,培固发展之基。如北京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中唱园区正在实施“中唱优秀音乐家出版基金项目”和“中国唱片唱作人扶植计划”,对优秀的音乐家和原创音乐内容进行扶持;广东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深圳A8数字音乐园区的A8录音棚为本土音乐人免费录制了近千首作品,其原创音乐网站A8.com则活跃着4万个原创音乐人,有13万首音乐作品在网站发布;中国移动咪咕音乐有限公司为原创音乐人提供歌曲发行推广、名师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同时积极打造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平台。

  “音乐+”生态体系初步形成

  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和资本的双重催化下,以音乐内容产品为核心的“音乐+”产业融合生态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近两年,音乐产业逐渐从资本炒作回归到内容为王。”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会长汪京京谈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去年年底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对音乐产业发展作出中长期规划,强调了“内容为王 创新制胜”。他表示,音促会将全力以赴为基地园区做好服务、搭建桥梁,力推音乐产业良性发展。

  北京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中唱园区负责人、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高琦说,中唱园区尝试多维度、跨行业发展,推动“音乐+”:音乐+新媒体,基于强大的戏曲版权内容开发“听戏”APP,目前下载用户在20万左右;音乐+旅游,与厦门市政府合作启动“中国唱片博物馆”项目;音乐+地产,与上海方面打造音乐文化主题商业功能设施。

  “音乐行业包括音乐人、艺人、音乐作品、现场演出等,正呈现优质内容IP(知识产权)化的趋势。”北京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数字音乐园区负责人唐月明判断。12月16日,该园区发起成立中国音乐产业联盟,将通过与音乐人、艺术家,以及数字发行机构、投资机构、影视公司、游戏公司等进行合作,形成上下游相互呼应、各环节要素相互支撑的音乐产业综合体系。

  优势互补融合共生

  “空间上的融合是需要的,但观念上的融合更为重要。”正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副司长李建臣所说,音乐产业的关联产业多、渗透力强,在文化产业中居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在他看来,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建立,本身就是推动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基地园区通过优势互补,可能产生“1+1>2”的效果。

  北京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天桥演艺区天桥演艺联盟秘书长姜桂荣表示,筹备建立天桥演艺联盟,就是为了使演出团体、文化单位、传媒机构、金融机构等融合共生。联盟目前已有110家会员单位,已成功举办了北京天桥音乐剧演出季,以及一系列讲座、论坛、导赏、展览等惠民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培育观众的作用。

  中国移动咪咕音乐有限公司一直在推进音乐与科技融合发展。该公司副总经理陈立杰介绍说,12月初,公司联合中国电信天翼爱音乐和中国联通沃音乐建立了运营商音乐联盟。此外,该公司还积极扶持互联网音乐创新,为中小企业、个人工作室等提供咪咕音乐曲库数据资源,帮助他们降低创业风险。

  “我们希望与各基地园区携手,进行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的合作。”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新汇园区、上海声像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程峰表示,各基地园区应既做好内部“小循环”,又做好与其他行业跨界整合的“大循环”。

  聚似一团火,散若满天星。成都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成都传媒集团总经理陈林发起倡议,成立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联盟,通过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共同助力中国音乐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2016-12-27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战略布局“音乐+” (2016.11.15 16:34:02)
  • 2014年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年会举行 (2014.12.01 10:19:59)
  • 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落户京城 (2011.05.31 15:41:23)
  • 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广州园区)挂牌 (2010.12.14 13:53:39)
  • 首家音乐剧专业团体落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 (2010.11.15 12:35:51)
  • 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音乐制作中心开启 (2010.07.19 11:13:39)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