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长城”“故宫”两大文化IP引领话题走向——中国电影:以文化为支点挑起大国范儿 - 数字 音像 电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数字 音像 电子
“长城”“故宫”两大文化IP引领话题走向——中国电影:以文化为支点挑起大国范儿
作者:杨明
2016-12-28 11:34:0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2016年即将收官,中国电影市场也迎来终极一战。本月8部同日上映的电影中,张艺谋的魔幻动作巨制《长城》和电影版《我在故宫修文物》以“长城”和“故宫”两大文化IP引领话题走向,呈现出历年贺岁档电影从未显现的文化性和世界性。业界人士分析,两部电影凭借不同的气质,从不同侧面向世界影坛彰显了“大国电影”的风范,一部商业巨制,一部人文大作,将在票房、话题、口碑上全面拉动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综合指数。

  借“爆款”输出中国文化

  眼下,关于今年贺岁档的一句流行语是“今年最罗曼蒂克的事,就是你在长城打怪兽,我在故宫修文物”。

  张艺谋的《长城》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长城作为关键词,将长城壁垒和饕餮传说有机结合,再牵手好莱坞剧本和制作团队洋为中用,在一部全球化的商业电影中写上东方文化的注脚。表面上,《长城》是以当下最先进的电影工业技术为观众打造的视听盛宴,在市场上赢得认可;本质上,从《红高粱》到《英雄》从未停止用电影作为媒介,令中国文化产生世界影响。此次的《长城》更是捆绑了长城这个“中国地标”,以奢华的演员阵容和宏大的视听效果,在全球范围对中国文化做出一次最强有力的文化输出。

  和《长城》预告片在某视频网站上近4000万次点击量的超高人气相比,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则夹带着了“势大力沉的文化话题”。这部影片的前身为今年推出的同名纪录片,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纪录片在充满二次元气质的B站发力,进而接受了千万“90后”“00后”观众的热捧。中国文化因此成为“爆款”,以青春的姿态真正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长城和故宫题材电影同日亮相银幕,前者由外而内,用商业的形式包装中国故事。张艺谋表示:“选择中西合拍这部电影实际上是一个借势,通过《长城》让中国故事走得更远。”后者由内而外,用浅显、唯美的镜头解读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导演萧寒并不同意有人指影片“贩卖情怀”的说法:“但愿喜欢这部纪录片的朋友能为我们的情怀走进电影院,因为我们真的在很用心地做一部电影,做一部可能用尽全力‘贩卖情怀’也挣不了钱的电影。”

  用工匠之心影响世界

  已经迈入电影大国时代的中国电影,其“大”不仅体现在票房飘红、银幕剧增,如何向全球讲述中国故事,用电影这种通俗的方式输出中国文化,同样是电影人肩负的责任。

  在大好的市场背景下,张艺谋做了一部自己导演生涯耗时最长的电影,3年的项目运作、剧本打磨和拍摄,来自37个国家的1300名工作人员合力拍摄一部中国电影,在之前几乎不可想象。除了完成了最大规模的中外合作,剧组还搭建了最大规模的、像一座城堡一样的绿幕群,维塔工作室在设计怪兽饕餮时花费了七八个月的时间设计出746稿,并划分完整的饕餮体系……电影中30万只饕餮体现了其惊人的工匠之心。

  同样的精神体也现在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影片通过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庙堂”与“江湖”的互动,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它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没有酷炫的画面,没有小鲜肉,只有修复师们一天又一天的日常,只有“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之心,只有蝉鸣、鸟叫和风吹过的声音——萧寒说花了这么多的心血,只是希望观众看到的不是此前3集纪录片的压缩版。就是这部记录式的电影,在此前的12城路演点映场中场场爆满,观众给出了“远远超出预期,豆瓣9.4分的现象级纪录片,变成电影仍然很好看”的赞誉。“一颗匠心”不仅指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也是电影创作者的心路历程。

  在好莱坞电影“霸占”世界影坛的当下,无论是《长城》还是《我在故宫修文物》,怀揣“工匠的野心”的中国电影人用中国文化符号作为支点,以电影这个载体影响世界,也使得这个贺岁档变得意义非凡。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2016-12-28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长城内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12.20 9:57:34)
  • “长城交响”主题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 (2015.08.11 15:23:04)
  • 《峰环万叠 险胜重围——明长城蓟州镇段的历史建造及保护》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4.05.19 15:38:17)
  • 华中师大社《三峡考古》《绿色长城》入选3项国家重点音像电子出版规划 (2008.06.11 16:07:16)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