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导中央国家机关党员干部多读书、读好书,2017上半年“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推荐书目公布,书目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在内的5类11本精品图书。“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推荐活动自2009年4月启动以来,对引导党员干部认真读书学习、开阔文化视野、全面增强素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政治类
《当代中国史理论问题十二讲》

朱佳木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6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所讲的12个问题既涉及当代中国史研究中的学术性问题,也涉及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及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既包括对当代中国史研究中一些理论问题的分析,也包括对当前面临的一些重大现实理论问题的分析。全书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对总结、吸取当代中国史的经验、教训,厘清当代中国史编研的逻辑、方法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哲学与文化》

陈先达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年9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汇集了作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章,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文化问题,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繁荣之路,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全球治理的中国贡献》

辛本健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全面梳理了全球治理的理论框架和历史沿革,重点论述中国在经济、金融、货币、能源、气候变化、粮食、发展援助机制、网络空间安全、应对恐怖主义、打击跨国犯罪等12个领域对全球治理体系的作用与贡献,并进一步提出了增强中国作用与贡献的途径和建议。
经济类
《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

王义桅 著
商务印书馆
2016年6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一带一路”时代的全球化、文明、战略、经济、政治、外交逻辑,揭示了“一带一路”倡议所展示的中国智慧与世界智慧。
《新工业革命:理论逻辑与战略视野》

黄群慧 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11月出版
内容简介: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是当前及未来深刻影响全球竞争格局、中国经济转型、企业战略调整以及每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经济现象。本书基于严谨的学术概念和分析框架,揭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演进逻辑和发展脉络,帮助读者批判性地审视关于新工业革命的各种似是而非的流行说法,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和理性认识。
历史类
《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

许宏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年5月出版
内容简介:作为大型遗迹的都城遗址,是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载体。“无邑不城”,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古都的一个显著特色。本书运用考古发掘材料和文献记载,用倒叙的论述方式,从晚近向远古进行了追溯,通过层层追寻,大胆提出了一个观点:在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二里头国家(夏王朝后期或商王朝)诞生到汉代的绝大部分都城是没有外城的。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韩茂莉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6月出版
内容简介:大地是人类生存的根基,也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人类依托大地、利用大地、改造大地的行为,成为地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历史地理是研究往昔的地理,本书涉及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领域——疆域、环境、政区、农业、交通、军事、城市等,对这些领域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
文化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

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 编
中华书局
2016年10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选入的101篇经典作品,包括先秦诗歌、辞赋及历代论说、语录、史传、奏议、碑志、杂记、序跋、尺牍等各种文体,不仅涉及哲学、社会科学,还涉及科学技术、中外关系、军事思想等领域,尤其注重那些关乎修身立德、治国理政、伸张大义、嫉恶刺邪、亲情伦理的传世佳作。既是历代名著名作的精粹选本,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较小体量缩影。
《跨越时空的骰子:量子通信、量子密码的背后原理》

〔瑞士〕尼古拉·吉桑 著
周荣庭 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以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量子非定域性、量子纠缠、量子测不准原理、量子不可克隆定理等量子物理中最特殊、最难以琢磨的问题,介绍了上述原理在量子通信领域中的应用,探讨了无漏洞贝尔不等式的检验等一些开放性问题。
科技类
《探索化学化工未来世界:值得为之付出一生1》

金涌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年5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反映了当今世界前沿的化学化工科技成果。化学和化学工程在人类社会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也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文明离不开化学与化学工程,同时,化学和化学工程一直在不断进步、推陈出新,为人们的想象力发展和创造力实践提供充分广阔的空间。
《飞越冥王星:破解太阳系形成之初的秘密》

郑永春 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6年7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结合深空探测的热点,介绍人类发现太阳系新大陆的科学史、“新视野号”飞越冥王星及其卫星、柯伊伯带天体主要特征、冥王星科学发现等前沿科学知识。通过充分展示深空探测的科学魅力,激发公众对太空探索和行星科学的兴趣,客观、理性地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思考人类在太阳系中的命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出版社》2017年3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