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推荐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推荐教材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004-02-25 16:33:05 来源:
语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性,从我国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不同地区学生能享受平等的高质量教育为着眼点,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放低起点,小步快进,激励自主,成功达标”作为本套教科书编写的原则。
主编简介
董小玉 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2003年被聘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级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题3项,2002年主持制订内地中小学语文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小学语文教育及课程改革计划方案。
教材特点
1.选文鲜活、视野开放
教科书注重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情怀和审美内涵,强调与儿童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像世界的联系,坚持文质兼美的选文标准,注意体现开放意识与时代精神,还注意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融合,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2.兴趣导学、易学便教
为了便于教师有效导学,教科书在拼音、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的编排。体现了“易、实、活、趣、自”等鲜明特点。
从三年级开始,教科书每个单元新增了批读文,以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理解欣赏的载体以及方法与示范。
3.激励自主、追求创新
教科书在课后安排了自主写字、写词、写句的弹性练习,在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根据年段特点,按单元分别编排了“自主识字园地”、“自主阅读园地”和“自主读写园地”。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教科书在课后和“积累与运用”中,安排了不同形式的启迪学生思维的练习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思考。
体例结构
每册确定6~8个单元。单元的编排基本按主题设置。低年级教学内容由汉语拼音、集中识字、实践活动、课文及课后练习、口语交际、积累与运用、自主学习等组成,中高年级不含拼音与集中识字板块。
数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是国家规划的并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教科书。2001年起面向全国发行,已在10余省(市)建立100多个实验区(县)。
主编简介
宋乃庆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校长,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从事中小学数学教育研究20余年,已完成国家和教育部基础教育科研课题5项,主编(副主编)中小学数学实验教材8套,目前主持两项国家和教育部教育科研课题。
教材特点
1.取材密切联系生活,生动有趣,让儿童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
教材十分贴近学生生活,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2.提供探索空间,引导儿童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为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教材十分注重为学生搭建认知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提倡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3.学习内容直观形象,课堂活动丰富多彩
教材运用“直观——半抽象——抽象”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用大量活动性、操作性强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强化所学内容。
4.注重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思想
在小学低段用连环画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数学文化是本教材的首创。通过数学史料、数学趣闻与数学家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实践活动特色鲜明
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选取活动素材,并努力体现以下特色: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综合性和社会性,在活动内容上循序渐进,并兼顾农村和城市学校。
6.体现学法教法,利学利导
教材努力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想象与思考,既让师生把握线索,又利于根据本地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体例结构
每册教材划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题,每个课题由5个部分组成:情景图,取材源于生活,激活相关知识背景,引发学习需求;例题,体现学生认知,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培养多元思维;课堂活动,通过活动、游戏、实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练习,巩固课堂学习,注重应用,形式多样,富有弹性;思考题,开启智慧,体验思考乐趣,培养创新意识。
音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1~9年级)共18册,每学期1册。一至三年级每册各设6个单元,四至九年级每册各设5个单元。整套教材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科学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的基本理论。
主编简介
王世康
中学音乐特级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音乐教育研究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四川省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至四届理事长(现为名誉会长)。受聘参加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制订、修订及审定工作,并受聘担任国家中小学音乐教材审查委员。
薛世民
西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重庆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重庆市文联副主席,全国高师理论作曲学会副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研国家教委“八五”课题《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培养音乐师资》;受聘参加全国高师音乐专科课程计划、各学科教学大纲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制订、修订工作。
教材特点
1.鲜明的主题,生动的情节。根据音乐自身的审美功能,综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审美心理特征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2.丰富的民族音乐作品,浓郁的地方特色。教材设计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主题单元,涉及了近50个民族和省市的民歌、民族器乐、民间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民族音乐门类。
3.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选编了在生活中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音乐游戏、音乐谜语、音乐故事,设计了音乐童话剧、音乐创编活动等。
4.博取世界音乐精品,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拓展音乐文化,提高人文素养。教材选编了近30个国家的音乐作品,并通过实践活动,将音乐、诗歌、绘画等融为一体,提高学生鉴赏、表现、创造及审美能力。
5.启发形象思维,培养创造能力。教材各单元随教学过程安排了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精心设计了主题性的创编活动;每学期还安排了“音乐园”、“音乐竞赛”或“金色舞台”等期末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展个性,展示才能。
6.每册教材均有选唱歌曲和选听曲目,供各地师生根据需要选用。
7.除学生用书外,还配有相应的教师用书和音像资料,为教学提供方便。
摘自:《中华读书报》2004年2月25日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