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首届“珞珈诗派”学术研讨会暨武汉珞珈诗派研究会成立会在该校召开。从武汉大学走出的诗人王家新、汪剑钊、陈应松、车延高、李少君、陈勇、邱华栋等人40年的诗作集《珞珈诗派丛书》正式推出。
“珞珈诗派”一词,溯源于1980年代中期武汉大学校园诗人李少君、陈勇、洪烛、单子杰、黄斌、孔令军、张静的诗兴之举,其诗作以“珞珈诗派”专版形式,在《武汉大学报》多次集中推出。
随后,这一称谓被珞珈山上成长起来的诗人们广泛接受,并自觉秉承了上世纪20年代末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等一批国学大师的诗学与美学传统,以自由包容的思想和诗意生活为底蕴,逐步成长为一个以高校为活动中心的代表性诗歌流派。
每年一度,由武汉大学举办的全国高校诗歌盛会“樱花诗赛”已有30多年历史,为“珞珈诗派”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从“50后”到“90后”,“珞珈诗派”在国内诗坛,都有全国知名的诗人、作家。无论是写作、批评与研究,“珞珈诗派”在国内文坛都呈现出一定的整体形象,成为中国文学界一道风景。
此次会议,邀请“珞珈诗派”代表性的诗人与作家,当代文坛重要的诗歌批评家,一起围绕“珞珈诗派”的历史来源、当代状况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总结经验,探讨问题,寻求思路,切实为当代汉语诗歌的有效写作路径、为武汉大学文学人才的培养,提供积极有效的经验与策略。
【丛书详情】
珞珈诗派丛书
主编 余仲廉 吴晓 武汉大学出版社
《重写一首旧诗》 王家新 著 《我是有背景的人》 李少君 著 《雪 或者春雪》 陈应松 著 《晦涩的爱情》 汪剑钊 著 《灵魂的解读》 余仲廉 著 《我的柔软有一层铠甲》 陈勇 著 《等待合金》 李建春 著 《植物中的逃亡》 吴晓 著 《你和我》 李浩 著 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