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童岁月:通向孩子心灵的15条小径》
凌拂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是台湾作家兼教师凌拂的作品。前阵子编写材料,遇到她的文章《打架》,特别有意味,也好玩,于是顺手一搜,才发现教育随笔《山童岁月》早在2012年就由“尊师园书坊”引进了,赶紧买来,读完可真是喜欢。
《山童岁月》写的是山中儿童的一段学习经历,换个角度表现出凌拂作为教育者的可贵的“儿童立场”。她在远离大都市的山中小学校,以文学之笔写出儿童的纯真、野性、期待与哀愁。她没有把儿童挂在嘴边,但眼里、手下皆是儿童,由此反观出大人的短视与潦草,“情境未到的时候急不得。面对孩子我们常期望立竿见影,事后反观,‘急’只是我们内在的无明”。
读凌拂的作品,更加明白教育教学永远是现象学,是在现场之中的圆融,就像她某次教育事件后的领悟:“这是一个速度的年代,大人面对孩子有时缺乏耐心,与其带着成人的权威短兵相接,倒不如倾听,打开对话的机制。”但如何听?许多症结的端倪,只出在那灵光一闪的片断。山童岁月里熠熠生辉的正是坚定的儿童立场,儿童立场下安然过去的就成了山童岁月。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