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高教社二十余种高校通识课程教材陆续问世 - 书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讯
高教社二十余种高校通识课程教材陆续问世
2004-06-11 14:06:13 来源:
“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是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的一句名言。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梅贻琦60年前所言,仍然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很强的指导性。
21世纪以来,国家越来越强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大学各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
设也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在许多著名大学,以往主要以讲座形式开展的文化素质课纷纷升格,被建设成大学
生文化素质精品课程。应时所需,高等教育出版社全新推出“高等教育通识课程系列教材”,并将其定位为高等院校跨系、跨专业的公共选修课,或称作校、院级平台的通识课。
从2001年开始,高教社对全国十门,昕高等学校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以调研为依据,遴选出二十余门跨专业洗修课,形成这套“高等教育通识课程系列教材”。教材包括《大学生与现代计会》、《大学生/乙理发展》、《青年心理概论》、《创造性心理学》、《诚信启示录》、《大众文化导论》、《西方文化概论》、《20世纪欧美发达国家文肠、《东方艺术与美学》、《西方艺术精神》、《中国艺术精神》、《中国诗歌艺术》、《中国现代诗歌欣赏》、《艺术欣赏教程》、《美学与艺术欣赏》、《佛教艺术》、《基督教与西方艺术》、《口才学教程》、《学术规范教程》等二十余种。
该套教材是紧跟新世纪以来高等学校各专业的课程改革新趋势、新特点编写的。新的跨专业的公共选修课
程,主要是从传统的文科、理科各专业基础课程中发展起来的,由于要适应不同培养目标、不同课程教学目的的需要,在其课程的内容、体例和教学方法上都有了很大变化。配合通识课程的需求,高教社该套教材具有如下特色:
1.提出了道德观、价值观和对心灵、理性的培养要求,以期克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惟知识论倾向;
2.充分提供了关于社会、自然、人文、艺术等领域广泛的知识,以期克服目前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弊端,使学生从跨学科的、文理综合的广阔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
3.着重能力培养,以期符合终身教育思想,帮助学生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岗位变动和职业转变要求;
4.重视国际知识和国际问题的学习,符合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该套教材出版后,高等教育出版社将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组织骨干教师培训和名优教师巡讲,实践其“从教材出版商向教学服务提供商转变”的理念。
摘自:《现代教育报·教材周刊》2004-05-28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